一百兩銀子,聽起來不多,實(shí)則是一筆巨款。
普通老百姓,一家?guī)卓诜N五畝地,每年產(chǎn)糧約莫十三石左右。
以洪武年間官府規(guī)定的平價(jià)米每石米八錢銀子的標(biāo)準(zhǔn)計(jì)算,一戶農(nóng)戶年收入在十兩銀子左右。
一百兩銀子,足夠老百姓開銷十年!
“徐相公,你這是什么意思?”唐員外瞇著眼,上下打量著眼前的少年郎。
徐聞道:“我借你銀子,自然要還的,但只借了一百兩,而且說好了三年內(nèi)還清,這才過了兩年半,還有半年呢,你急什么?”
唐員外嗤笑道:“一百兩?那只是本金!取利五分,三年共計(jì)利息四百七十九兩一錢八分,算上本金便是五百七十九兩一錢八分!”
“剩下那半年利息,便去掉零頭,收你本息共五百兩,聽明白了嗎?”
說著,唐員外從懷中掏出一份借債文書拍在桌上,上面赫然是徐聞的簽字畫押。
“??!這么多?”
聽到自家少爺欠下如此多的債,岳沖一屁股坐在地上。
這得搬磚多少年才能還清吶!
岳盈盈也是急得快哭出來,小手緊緊攥著裙子。
“呵呵!”
徐聞笑了笑,示意二人稍安勿躁:“這錢不合法,不必還了?!?/p>
不還了?
不僅岳沖二人震驚,便是債主唐員外,聽后也愣住了。
“徐相公,你當(dāng)真是不要讀書人的臉面了?”
“來人啊,將他拿了押去縣衙,你既耍賴,看老子如何讓你小子身敗名裂!”
徐聞?chuàng)嵴频溃骸昂冒。タh衙,請知縣老爺評評理!”
“本少爺?shù)瓜肟粗氵@奸商是如何伏法的!”
唐員外驚疑道:“什么意思?”
徐聞道:“依我《大明律》,凡私放錢債及典當(dāng)財(cái)物每月取利并不得過三分,年月雖多,不過一本一利;違者笞四十,以余利計(jì)贓,重者坐贓論罪,止杖一百!”
“一本一利”,也就是利息最大不能超過本金。
而且唐員外放高貸,利息五分,明顯超過律法規(guī)定的三分利,是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