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事情并沒有如他所想那般發(fā)展,
復職的郵件沒有收到,解職的郵件倒收到了一封,
與郵件一起的,除了解職合同,還有一封起訴書,
針對亞瑟污蔑《Nature》,身為編輯,毫無職業(yè)道德,
肆意妄為,瀆職,濫用權利,污蔑投稿人……
起訴書上所標的罪名,多的亞瑟都看不過來。
與此同時,《Science》總部則燈火通明,異常忙碌。
在一些知情人士的透露之下,《Science》終于發(fā)現了一件事情,
那個來自華夏,一篇論文引起整個材料物理學地震的王重,
在投《Nature》之前,竟然把稿件投到過他們《Science》!
這就讓《Science》的所有頭頭腦腦很不高興了。
兩家雜志都是學術界的頂刊,同時在彼此業(yè)務范圍也有很多重疊,
在我多一篇論文你就少一篇論文的情況下,
竟然出現了編輯審核都沒審核,直接把投稿論文刪除的情況。
會議室內,《Science》中高層集體加班。
“我想知道,為什么會出現不審稿就出現拒稿的情況?!?/p>
“是誰給你們的權利,在沒有看過論文的情況下,就把論文扔到了垃圾箱?”
會議室內,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低著頭不敢說話。
一般來說,只要論文不是太夸張,他們手下的編輯多多少少會看一眼。
但是王重這篇論文多少沾了一點夸張的邊,而且還是來自華夏的論文。
眾所周知,無論是花旗,還是腐國,對華夏的學術圈還是有一定偏見的。
一直都是帶著有色眼鏡去看華夏國的學術圈。
何況這篇論文還不是一個享譽世界的知名教授或科學家發(fā)來了。
一名學生,甚至只是一個大一的學生……
按照慣例,這種論文刪除了也就刪除了,后面不會再有事情發(fā)生。
但是誰都想不到的是,這個大一學生竟然真的能搞出事情來。
而且,論文二投的時候,發(fā)給誰不好,偏偏把論文投給了《Nature》……
“這件事情所有人,都要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