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王鼓吹曲登山曲
謝朓
天明開秀崿,瀾光媚碧堤。
風蕩飄鶯亂,云行芳樹低。
暮春春服美,游駕凌丹梯。
升嶠既小魯,登巒且悵齊。
王孫尚游衍,蕙草正萋萋。
……
賞析:
《隋王鼓吹曲·登山曲》是一首描繪春日登山所見所感的詩歌,詩人以細膩筆觸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日山景圖,并融入自身感悟,展現(xiàn)出獨特的藝術魅力。
一、開篇:繪景明麗,奠定基調
“天明開秀崿,瀾光媚碧堤”
,清晨,天色明朗,陽光照亮了那峻秀的山崖,
“開”字仿佛賦予了山崖一種動態(tài)感,如同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展現(xiàn)出山崖的秀麗壯美。而江水波光粼粼,溫柔地映照、環(huán)繞著碧綠的堤岸,
“媚”字運用擬人手法,將江水寫得脈脈含情,賦予畫面以靈動的美感。這兩句詩從視覺角度,描繪出山水相依的明麗景色,色彩清新,格調明快,為全詩奠定了清新秀麗、愉悅歡快的基調,瞬間將讀者帶入如詩如畫的春日山水之間。
二、頷聯(lián):聲色靈動,增添生機
“風蕩飄鶯亂,云行芳樹低”
,微風輕拂,打亂了黃鶯原本有序的飛行,它們在空中紛飛鳴叫,
“飄鶯亂”不僅描繪出黃鶯飛舞的動態(tài),更從聽覺上增添了畫面的生機,讓讀者仿佛能聽到黃鶯清脆雜亂的啼鳴聲。潔白的云朵悠悠飄動,似乎眷戀著芬芳的樹木,低低地懸浮在樹林之上,
“云行芳樹低”營造出一種云樹相依的美妙意境。此聯(lián)通過對風、鶯、云、樹等自然元素的描寫,動靜結合,聲色并茂,使畫面更加生動活潑,展現(xiàn)出春天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的景象,進一步強化了詩歌歡快的氛圍。
三、頸聯(lián):點明時節(jié),引出游蹤
“暮春春服美,游駕凌丹梯”
,點明此時正是暮春時節(jié),
“暮春”一詞既交代了時間背景,又暗示春天即將過去,給人一種時光稍縱即逝的感覺。在這樣美好的季節(jié)里,人們身著漂亮的春裝,駕車出游,沿著蜿蜒如丹的山路緩緩攀登。
“春服美”體現(xiàn)出人們對春天的喜愛與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凌丹梯”則明確了詩人的行動,引出下文登山的所見所感,將敘事與寫景自然融合,使詩歌的節(jié)奏流暢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