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北顧樓詩
蕭衍
歇駕止行警,回輿暫游識。
清道巡丘壑,緩步肆登陟。
雁行上差池,羊腸轉(zhuǎn)相逼。
歷覽窮天步,矖矚盡地域。
南城連地險,北顧臨水側(cè)。
深潭下無底,高岸長不測。
舊嶼石若構(gòu),新洲花如織。
……
賞析:
《登北顧樓》是梁武帝蕭衍創(chuàng)作的一首描繪登樓所見所思的詩歌,展現(xiàn)了其獨特的藝術(shù)風(fēng)格與豐富的情感內(nèi)涵。
一、開篇不凡,彰顯帝王氣度
“歇駕止行警,回輿暫游識”,起筆便不同凡響。身為帝王,出行時儀仗威嚴(yán),而在此處卻停下馬車、停止警戒,轉(zhuǎn)而悠閑游覽,盡顯從容與興致。“暫游識”表明此次登樓并非尋常漫步,而是帶著增長見識、體察萬物的目的,為詩歌奠定莊重而閑適的基調(diào),凸顯帝王視角下對世間萬物的審視。
二、細膩繪景,展現(xiàn)山川之險與美
1。
登山過程與山勢描繪:“清道巡丘壑,緩步肆登陟。雁行上差池,羊腸轉(zhuǎn)相逼”,詩人以細膩筆觸描繪登山情景。清掃道路后從容巡游丘壑,繼而緩步攀登,“肆”字盡顯悠然自得?!把阈猩喜畛亍泵枥L隨行隊伍如雁陣般參差不齊前行,“羊腸轉(zhuǎn)相逼”生動刻畫山路蜿蜒曲折,一個彎道緊接一個彎道,讀者仿若身臨其境感受登山之趣與山勢之蜿蜒。
2。
登樓遠眺之景:“歷覽窮天步,矖矚盡地域”,詩人登上北顧樓,極目遠眺,仿佛能望盡天地邊際,盡顯視野開闊與心境豪邁,展現(xiàn)出帝王俯瞰天下的磅礴氣勢。“南城連地險,北顧臨水側(cè)。深潭下無底,高岸長不測”,向南見城池與險要地勢相連,向北望樓閣臨水,深潭無底、高岸難測,從宏觀角度勾勒出北顧樓周邊山川形勢的險要與壯闊,營造出雄渾壯闊的氛圍,盡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3。
近景細節(jié)之美:“舊嶼石若構(gòu),新洲花如織”,詩人將目光拉近,古老島嶼上石頭奇特如人工構(gòu)造,新洲上鮮花繁盛如織錦?!芭f嶼”與“新洲”、“石”與“花”形成鮮明對比,一靜一動、一古一新,為畫面增添豐富層次感與色彩感,從細微處展現(xiàn)自然之美。
三、情景交融,韻味悠長
全詩雖未直接抒情,但通過對登山、登樓所見之景的描繪,處處滲透詩人情感。從從容登山到極目遠眺,從山川險要到細微景致,展現(xiàn)出詩人對大好河山的贊嘆與對世間萬物的洞察。詩中的壯闊之景與細膩之景相互交織,既體現(xiàn)帝王的豪邁氣魄,又蘊含對自然美的敏銳感知,使詩歌韻味悠長,引發(fā)讀者對天地山川的敬畏與對世間萬象的思考。
《登北顧樓》以其獨特視角、細膩筆觸與宏大格局,將寫景與抒情巧妙融合,是展現(xiàn)蕭衍詩歌藝術(shù)特色與思想境界的佳作。
……
解析:
1。
歇駕止行警,回輿暫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