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析:詩人面對桌案上的食物,卻毫無食欲,難以下咽。心中郁積的憤懣如洶涌的潮水,無法抑制,于是憤而拔劍,擊打屋柱,同時發(fā)出長長的嘆息。這一連串極具沖擊力的動作,將詩人內(nèi)心極度的憤懣與痛苦毫無保留地展現(xiàn)出來。“不能食”表明內(nèi)心愁緒之深,已嚴重影響到正常生活;“拔劍擊柱”這一激烈行為,更將憤懣之情推向,而“長嘆息”則如沉重的低音,久久回蕩,余味無窮,讓讀者深切感受到詩人內(nèi)心的無奈與悲憤。此句為全詩奠定了激昂悲憤的情感基調(diào)。
2。
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蹀躞垂羽翼:
-
解析:詩人感慨身為大丈夫,在這世上生存的時間本就短暫,怎能像那小步徘徊的鳥兒一般,垂著翅膀,無所作為呢?這里“會幾時”表達出對人生短暫的喟嘆,“蹀躞垂羽翼”形象地描繪出一種畏縮不前、壓抑受限的狀態(tài)。通過反問的語氣,強烈地抒發(fā)了詩人對自身才華被壓抑、抱負無法施展的憤懣與不甘,展現(xiàn)出他渴望掙脫束縛,在有限的人生中一展宏圖的壯志豪情。這一句是詩人對自身處境的深刻反思,也是對命運不公的有力抗爭。
3。
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
-
解析:既然在仕途上處處碰壁,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與抱負,詩人毅然決然地選擇放棄官職,離開官場,回家去過閑適的生活。這一決定看似灑脫,實則飽含著深深的無奈與失望?!皸壷谩币辉~,凸顯出詩人對官場的決絕態(tài)度,而“罷官去”則明確了他的行動?!斑€家自休息”描繪出一種看似輕松自在的歸隱狀態(tài),但結合前文的憤懣與無奈,不難體會到這背后隱藏著的是對現(xiàn)實的無力與妥協(xié),是在理想破滅后尋求的一種自我解脫。
4。
朝出與親辭,暮還在親側:
-
解析:此句描繪了詩人辭官歸家后日常生活的一個場景。早上出門時,與親人親切告別;傍晚時分,又回到親人身邊。簡單的十個字,勾勒出一幅平凡而溫馨的畫面,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息。這種與親人朝夕相伴的生活,與官場的勾心斗角、壓抑沉悶形成鮮明對比,讓詩人在家庭的溫暖中暫時尋得了一絲慰藉,體現(xiàn)出家庭對他心靈的安撫作用,同時也暗示了他對官場生活的厭惡與對平凡家庭生活的向往。
5。
弄兒床前戲,看婦機中織:
-
解析:進一步細化家庭生活場景,詩人在床前與孩子嬉笑玩耍,看著妻子在織布機前辛勤織布。這兩個細節(jié)生動地展現(xiàn)了家庭生活的和睦與安寧,“弄兒”體現(xiàn)出父親與孩子之間親密無間的互動,充滿了天倫之樂;“看婦機中織”則描繪出夫妻之間平淡而真實的生活畫面。這些場景不僅讓讀者感受到家庭的溫馨,更從側面反映出詩人在家庭中找到了心靈的寄托,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仕途失意帶來的痛苦,同時也再次強化了家庭生活與官場生活的反差。
6。
自古圣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
-
解析:詩歌結尾,詩人將視角從自身拓展到歷史長河中的圣賢之人。他感慨自古以來,那些圣賢之士大多都處于貧賤的境地,更何況像自己這樣孤高且正直的人呢?這是詩人在經(jīng)歷仕途挫折與家庭生活的慰藉后,對社會現(xiàn)實的深刻洞察與反思?!白怨攀ベt盡貧賤”表明這種賢才不得志的現(xiàn)象并非個例,而是普遍存在于歷史之中,揭示了社會對賢能之人的不公。“何況我輩孤且直”則強調(diào)自身孤高正直的性格特點,使得在這種不公的社會環(huán)境下,更難以獲得富貴顯達。此句既表達了詩人對自身命運的無奈,又有一種堅守自我的倔強,是對社會黑暗現(xiàn)實的有力批判,將全詩的情感推向了更深層次,使詩歌的主題得到升華,引發(fā)讀者對社會與人生的深入思考。
……
句譯:
1。
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
-
翻譯:面對桌案上的食物難以下咽,拔出寶劍擊打屋柱,然后長長地嘆息。
2。
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蹀躞垂羽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