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入繐帷”,落日那微弱的“余光”,艱難地穿透層層阻礙,照進了“繐帷”之中。“繐帷”是一種用于靈前或靈柩上的帷幕,這一意象的出現,瞬間點明了此地與死亡、哀悼相關的氛圍。曹操死后,銅雀臺上設有靈帳,供人祭祀。余暉透入繐帷,仿佛是歷史的一絲眷顧,但這絲眷顧卻更添了幾分陰森與凄冷,讓人聯(lián)想到曾經的輝煌已逝,如今只剩下這靈帳在余暉中顯得格外孤寂,暗示著曹魏政權的衰落,為全詩定下了悲傷、凄涼的基調。
2。
寂寂深松晚,寧知琴瑟悲
-
解析:“寂寂深松晚”,視線從銅雀臺內部轉移到周邊的自然環(huán)境。“寂寂”二字,將四周的寂靜氛圍渲染得淋漓盡致,仿佛整個世界都陷入了一種無聲的沉默之中?!吧钏伞泵枥L出松樹生長得極為茂密,層層疊疊,形成了一片深邃的林海。而“晚”字再次強調時間,此時已至傍晚,暮色漸濃,這種環(huán)境在傍晚時分顯得格外幽深靜謐。在這片寂靜的深松林中,萬籟俱寂,仿佛一切生命的活動都停止了,只剩下無盡的沉默,進一步強化了那種悲涼、落寞的氛圍。
-
“寧知琴瑟悲”,“琴瑟”曾是銅雀臺上歌舞升平的象征,當年曹操在此大宴賓客,銅雀臺上絲竹聲聲,琴瑟和鳴,何等熱鬧繁華。然而如今,曾經的琴瑟之聲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只剩下這寂靜的深林?!皩幹币苑磫柕恼Z氣,強烈地表達出一種感慨。詩人似乎在質問這片寂靜的深松,它又怎能知曉當年銅雀臺上琴瑟演奏時的歡樂與如今的悲涼之間的巨大落差呢?這種反問不僅是對歷史變遷的感慨,更是對生命無常、繁華易逝的深深嘆息。通過今昔對比,將詩人對歷史興衰的悲嘆推向了高潮,讓讀者深刻感受到歲月的無情和世事的無常。
……
句譯:
1。
落日高城上:
夕陽緩緩沉落在高高的銅雀臺城樓上。
2。
余光入繐?。?/p>
那殘余的光線透進了靈帳之中。
3。
寂寂深松晚:
傍晚時分,幽深的松林一片寂靜。
4。
寧知琴瑟悲:
它們又怎會知曉當年琴瑟奏響的悲嘆呢?
……
全譯:
夕陽漸漸落到高高的銅雀臺城樓上,殘留的光線透進了靈柩前的繐帳。
傍晚時分,寂靜幽深的松林里,又怎會知道當年銅雀臺上琴瑟之音中的悲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