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
王微
思婦臨高臺,長想憑華軒。
弄弦不成曲,哀歌送苦言。
箕帚留江介,良人處雁門。
詎憶無衣苦,但知狐白溫。
日暗牛羊下,野雀滿空園。
孟冬寒風起,東壁正中昏。
朱火獨照人,抱景自愁怨。
誰知心曲亂,所思不可論。
……
賞析:
王微的《雜詩》以思婦的視角,生動且細膩地描繪出思婦對遠戍丈夫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摯動人,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獨特,為讀者展現(xiàn)出一幅充滿哀愁的閨怨圖景。
一、情感內(nèi)涵
1。
深切的思念之苦:詩開篇“思婦臨高臺,長想憑華軒”,描繪思婦登上高臺,憑欄遠望,開篇即點明思婦對遠方之人的長久思念?!芭也怀汕Ц杷涂嘌浴?,通過思婦彈琴不成、只能哀歌的細節(jié),將其內(nèi)心因思念而產(chǎn)生的煩亂與痛苦直白地展現(xiàn)出來。她滿心愁緒,以至于無法正常彈奏出完整的曲子,只能借哀歌傾訴心中的悲苦。
2。
孤獨與哀怨交織:“箕帚留江介,良人處雁門”,寫出思婦獨守家鄉(xiāng),操持家務,而丈夫卻遠在雁門戍邊,兩地相隔,聚少離多,突出了思婦的孤獨處境。這種孤獨在“朱火獨照人,抱景自愁怨”一句中被進一步強化,屋內(nèi)唯有紅燭映照,她只能與自己的影子相伴,更添哀怨。漫漫長夜,無人傾訴,只能獨自承受這份孤獨與哀怨。
3。
復雜的心理落差:“詎憶無衣苦,但知狐白溫”一句,微妙地傳達出思婦對丈夫處境的擔憂與自己孤獨處境的對比。她擔心丈夫在邊塞受凍,卻只能自己獨守空閨,無人關懷。這種心理落差,進一步加深了她的哀怨情緒,也體現(xiàn)出她對丈夫深沉的愛與牽掛。
二、藝術(shù)特色
1。
借事抒情:詩中通過思婦“弄弦不成曲”“哀歌送苦言”等行為細節(jié),生動地展現(xiàn)出她內(nèi)心的痛苦與煩亂。彈琴本是一種消遣方式,但因思念過度,她無法專注彈奏,只能以哀歌抒發(fā)情感,使讀者能夠真切地感受到她的哀傷。這些具體的行為描寫,使思婦的形象更加立體,情感更加真實可感。
2。
環(huán)境烘托:詩中多處運用環(huán)境描寫來烘托思婦的心境?!叭瞻蹬Q蛳拢叭笣M空園”描繪了傍晚時分,牛羊歸圈,野雀在空園中亂飛的場景,營造出一種荒涼、寂靜的氛圍,襯托出思婦獨守空閨的孤獨?!懊隙L起,東壁正中昏”點明時節(jié)為孟冬,寒風乍起,不僅給人帶來生理上的寒冷,更烘托出思婦內(nèi)心的凄涼?!爸旎皙氄杖恕?,屋內(nèi)唯一的光亮只有紅燭,紅燭雖有光,卻無法驅(qū)散思婦內(nèi)心的孤獨與哀愁,反而更添一份孤寂之感。這些環(huán)境描寫從不同角度渲染了氣氛,強化了思婦的情感表達。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