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張華
何劭
四時更代謝,懸象迭卷舒。
暮春忽復來,和風與節(jié)俱。
俯臨清泉涌,仰觀嘉木敷。
周旋我陋圃,西瞻廣武廬。
既貴不忘儉,處有能存無。
鎮(zhèn)俗在簡約,樹塞焉足摹。
在昔同班司,今者并園墟。
私愿偕黃發(fā),逍遙綜琴書。
舉爵茂陰下,攜手共躊躇。
奚用遺形骸,忘筌在得魚。
春臺一以眺,達士亦踟躕。
奚用遺形骸,忘筌在得魚。
芳林挺修干,一歲再三涂。
亮無佐時才,徘徊愧靈樞。
……
賞析:
《贈張華》是何劭贈予張華的詩作,詩中既有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也飽含著對友人張華的贊賞與情誼,在藝術(shù)表現(xiàn)與情感傳達上獨具特色。
一、主題思想
1。
對友人品德與為政理念的推崇:詩中“既貴不忘儉,處有能存無。鎮(zhèn)俗在簡約,樹塞焉足摹”,高度贊揚張華身處顯貴卻能堅守節(jié)儉、保持淡泊,肯定其以簡約治理風俗的為政理念,表達詩人對高尚品德與正確為政之道的推崇,這也反映出當時文人對品德修養(yǎng)和政治作為的重視。
2。
對時光變遷與友情的珍視:“在昔同班司,今者并園墟”,通過今昔對比,感慨時光流逝與世事無常?!八皆纲牲S發(fā),逍遙綜琴書。舉爵茂陰下,攜手共躊躇”則表達詩人希望與張華相伴到老,共同享受琴書之樂、閑適時光,體現(xiàn)對真摯友情的珍視,流露出對穩(wěn)定、美好情誼的向往。
3。
對自我的反思與感慨:“亮無佐時才,徘徊愧靈樞”表達詩人自謙沒有輔佐時政的才能,在靈樞前徘徊,心中有愧。這既體現(xiàn)出詩人對自身才能的反思,也反映出在當時社會環(huán)境下,文人對自身價值和社會擔當?shù)乃伎肌?/p>
二、藝術(shù)特色
1。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開篇“四時更代謝,懸象迭卷舒。暮春忽復來,和風與節(jié)俱。俯臨清泉涌,仰觀嘉木敷”,描繪四季更迭、暮春生機之景,不僅營造出時光流轉(zhuǎn)的氛圍,也為后文感慨人生變遷、抒發(fā)情感做鋪墊。詩中自然景象與詩人情感緊密相連,如“周旋我陋圃,西瞻廣武廬”,借園圃、廣武廬之景,引發(fā)對過往與友人的回憶及感慨,使情感表達更自然、深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