嘯賦
成公綏
逸群公子,體奇好異。傲世忘榮,絕棄人事。希高慕古,長想遠思。將登箕山以抗節(jié),浮滄海以游志。于是延友生,集同好。精性命之至機,研道德之玄奧。愍流俗之未悟,獨超然而先覺。狹世路之厄僻,仰天衢而高蹈。邈姱俗而遺身,乃慷慨而長嘯。
于時曜靈俄景,流光蒙汜。逍遙攜手,踟躕步趾。發(fā)妙聲于丹唇,激哀音于皓齒。響抑揚而潛轉(zhuǎn),氣沖郁而熛起。協(xié)黃宮于清角,雜商羽于流徵。飄游云于泰清,集長風乎萬里。曲既終而響絕,余遺玩而未已。良自然之至音,非絲竹之所擬。是故聲不假器,用不借物。近取諸身,役心御氣。動唇有曲,發(fā)口成音。觸類感物,因歌隨吟。大而不洿,細而不沈。清激切于竽笙,優(yōu)潤和于瑟琴。玄妙足以通神悟靈,精微足以窮幽測深。收激楚之哀荒,節(jié)北里之奢淫。濟洪災于炎旱,反亢陽于重陰。
若乃登高臺以臨遠,披文軒而騁望。喟仰拚而抗首,嘈長引而憀亮?;蚴嫠炼苑?,或徘徊而復放?;蛉饺醵釗?,或澎濞而奔壯。橫郁鳴而滔涸,冽飄眇而清昶。逸氣奮涌,繽紛交錯。列列飆揚,啾啾響作。奏胡馬之長思,向寒風乎北朔。又似鴻雁之將雛,群鳴號乎沙漠。故能因形創(chuàng)聲,隨事造曲。應物無窮,機發(fā)響速。怫郁沖流,參譚云屬。若離若合,將絕復續(xù)。飛廉鼓于幽隧,猛虎應于中谷。南箕動于穹蒼,清飚振乎喬木。散滯積而播揚,蕩埃藹之溷濁。變陰陽之至和,移淫風之穢俗。
若乃游崇崗,陵景山。臨巖側(cè),望流川。坐磐石,漱清泉。藉皋蘭之猗靡,蔭修竹之蟬蜎。乃吟詠而發(fā)散,聲駱驛而響連。舒蓄思之悱憤,奮久結(jié)之纏綿。心滌蕩而無累,志離俗而飄然。
若夫假象金革,擬則陶匏。眾聲繁奏,若笳若簫。磞硠震隱,訇磕嘈囋。發(fā)徵則隆冬熙蒸,騁羽則嚴霜夏凋。動商則秋霖春降,奏角則谷風鳴條。音均不恒,曲無定制。行而不流,止而不滯。隨口吻而發(fā)揚,假芳氣而遠逝。音要妙而流響,聲激嚁而清厲。信自然之極麗,羌殊尤而絕世。越《韶》《夏》與《咸池》,何徒取異乎《鄭》《衛(wèi)》。
于時綿駒結(jié)舌而喪精,王豹杜口而失色。虞公輟聲而止歌,寧子斂手而嘆息。鐘期棄琴而改聽,尼父忘味而不食。百獸率儛而拚足,鳳皇來儀而拊翼。乃知長嘯之奇妙,蓋亦音聲之至極。
……
賞析:
《嘯賦》為西晉成公綏所作,以華麗的辭藻、豐富的想象和細膩的描寫,展現(xiàn)了“嘯”這一獨特藝術(shù)形式的奇妙魅力。
一、主題與思想
本文主題圍繞“嘯”展開,通過對“嘯”的發(fā)聲、曲調(diào)、功效及其引發(fā)的反應等方面的描寫,高度贊揚了嘯的藝術(shù)價值。作者借嘯表達了對超凡脫俗境界的向往,體現(xiàn)了魏晉時期文人追求自由、崇尚自然、超越世俗的思想傾向。文中逸群公子遠離世俗,在對“嘯”的盡情抒發(fā)中,展現(xiàn)出對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對世俗束縛的摒棄。
二、藝術(shù)特色
1。
辭藻華麗,描寫細膩:成公綏運用豐富多樣、精妙華麗的辭藻,細膩入微地刻畫“嘯”的各個方面。如描寫嘯聲“響抑揚而潛轉(zhuǎn),氣沖郁而熛起。協(xié)黃宮于清角,雜商羽于流徵”,通過對聲音的抑揚頓挫、氣息的涌動以及音律的交織進行細致描寫,將嘯聲的美妙變化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嘯聲的奇幻魅力。
2。
想象豐富,意境開闊:作者憑借豐富的想象力,營造出恢宏開闊的意境?!帮h游云于泰清,集長風乎萬里”一句,將嘯聲想象成能使云朵飄蕩于太清之境,長風匯聚于萬里之外,賦予嘯聲以強大的感染力和廣闊的傳播范圍,給人以無限遐想的空間。在描寫嘯聲模擬自然萬物之聲時,“奏胡馬之長思,向寒風乎北朔。又似鴻雁之將雛,群鳴號乎沙漠”,展現(xiàn)出雄渾壯闊又充滿生機的塞外景象,進一步拓展了作品的意境。
3。
善用典故,襯托烘托:文中巧妙運用眾多典故,以襯托嘯的奇妙。提及綿駒、王豹、虞公、寧子等善歌者在聽到嘯聲后皆黯然失色,鐘子期放棄琴音、孔子忘記肉味,從側(cè)面烘托出嘯聲無與倫比的魅力,使讀者對嘯的藝術(shù)感染力有更為深刻的認識。同時,“越《韶》《夏》與《咸池》,何徒取異乎《鄭》《衛(wèi)》”,將嘯與古代經(jīng)典音樂相比較,突出嘯在藝術(shù)表現(xiàn)力上的獨特與卓越。
4。
結(jié)構(gòu)嚴謹,層次分明:文章結(jié)構(gòu)安排嚴謹有序。開篇以逸群公子的超凡脫俗引出“嘯”,接著依次描述嘯的發(fā)聲原理、聲音特點、所營造的意境、模擬自然之聲的能力,以及其對眾人和萬物產(chǎn)生的影響,層層遞進,逐步深入,使讀者對“嘯”這一藝術(shù)形式有全面且深入的了解。
三、文化意義
《嘯賦》反映了魏晉時期獨特的文化風貌。在當時,玄學盛行,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個性解放,“嘯”成為他們抒發(fā)情感、展現(xiàn)自我的重要方式。成公綏通過對“嘯”的贊美,體現(xiàn)了魏晉文人對自然之美、自由精神的崇尚,以及對藝術(shù)純粹性和極致性的追求。這篇賦不僅為研究魏晉時期的音樂文化提供了珍貴資料,也從側(cè)面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精神世界和審美情趣。
《嘯賦》以其卓越的藝術(shù)成就和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在魏晉文學中獨樹一幟,成為展現(xiàn)當時文化特色與文人精神追求的經(jīng)典之作。
……
解析:
1。
逸群公子,體奇好異。傲世忘榮,絕棄人事。希高慕古,長想遠思。將登箕山以抗節(jié),浮滄海以游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