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使洛
顏延之
改服飭徒旅,首路局險艱。
振楫發(fā)吳洲,秣馬陵楚山。
途出梁宋郊,道由周鄭間。
前登陽城路,日夕望三川。
在昔輟期運,經(jīng)始闊圣賢。
伊濲絕津濟,臺館無尺椽。
宮陛多巢穴,城闕生云煙。
王猷升八表,嗟行方暮年。
陰風振涼野,飛云瞀窮天。
臨途未及引,置酒慘無言。
隱憫徒御悲,威遲良馬煩。
游役去芳時,歸來屢徂愆。
蓬心既已矣,飛薄殊亦然。
……
賞析:
《北使洛》是顏延之的詩作,寫于作者銜命出使北方之時,通過紀行展現(xiàn)了洛陽的殘破,抒發(fā)內(nèi)心復雜情感,具有較高藝術價值。
一、思想內(nèi)容
1。
描繪洛陽破敗,感慨歷史興衰:詩中“伊濲絕津濟,臺館無尺椽。宮陛多巢穴,城闕生云煙”,生動刻畫了洛陽歷經(jīng)戰(zhàn)亂后的荒蕪。伊水、洛水渡口斷絕,臺館成廢墟,宮殿布滿鳥巢,城闕云煙彌漫,曾經(jīng)繁華的古都如今衰敗不堪。詩人借眼前之景,感慨歷史興衰無常,往昔的輝煌已消逝,留下的只有無盡滄桑,引發(fā)對朝代更迭、世事變遷的深沉思考。
2。
表達使命沉重與遲暮之感:“王猷升八表,嗟行方暮年”,表明詩人身負朝廷使命,本應在王道推行、國家興盛時效力,卻無奈在暮年承擔重任,心中滿是遲暮之悲。這不僅是對個人命運的嗟嘆,也暗示了國家在動蕩局勢下,人才任用的無奈與混亂,體現(xiàn)出詩人對自身與國家命運的憂慮。
3。
抒發(fā)旅途愁苦與漂泊之嘆:從“改服飭徒旅,首路局險艱”起,便渲染出旅途艱難?!瓣庯L振涼野,飛云瞀窮天”,借陰冷的風、遮蔽天空的飛云,營造壓抑氛圍,烘托內(nèi)心愁苦?!坝我廴シ紩r,歸來屢徂愆。蓬心既已矣,飛薄殊亦然”,直言離家遠游錯過美好時光,歸期不定,自己如飛蓬般漂泊,深刻表達出漂泊之感與對未來的迷茫。
二、藝術特色
1。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詩中多處借景抒情。如“陰風振涼野,飛云瞀窮天”,描繪出野外陰風冷冽、飛云蔽天的景象,與詩人沉重、壓抑的心情相呼應,使情與景緊密融合,增強情感感染力,讓讀者深切體會到詩人的愁苦。又如“宮陛多巢穴,城闕生云煙”,衰敗之景不僅是對洛陽現(xiàn)狀的描繪,更飽含詩人對歷史興衰的感慨,景中含情,情因景顯。
2。
善用寫實,真實感強:詩人以寫實手法記錄出使行程與洛陽見聞。從“振楫發(fā)吳洲,秣馬陵楚山。途出梁宋郊,道由周鄭間”對行程路線的清晰敘述,到對洛陽城殘破細節(jié)的刻畫,都給人強烈的真實感。這種寫實使詩歌具有歷史紀實性,讓讀者仿佛置身于那個動蕩衰敗的時代,增強了詩歌的藝術表現(xiàn)力與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