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頫”同“俯”,低頭之意;“漱石”本應(yīng)是用溪水漱口,這里表述為“頫漱石”,故意打破常規(guī)表達,更顯獨特;“枕流”是以流水為枕。
-
“彈冠”指原彈去帽子上的灰塵,在古代常表示準備出仕;“揮”在這里有揮去、摒棄之意;“濯”意為洗滌,“濯襟”即洗滌衣襟。
-
整體理解:先生做出低頭就著石頭漱口、以流水為枕這般與眾不同的行為,凸顯其行為的獨特與不羈,展現(xiàn)出對自然的深度融入和對質(zhì)樸生活的熱愛。同時,他揮去準備出仕的念頭,洗滌沾染世俗的衣襟,表明決心遠離官場,超脫于世俗之外,追求純凈自由的生活。
4。
感老氏之遺誡,將回駕乎蓬廬。
-
字詞解析:
-
“感”指有感于、受……影響;“老氏”指老子;“遺誡”即留下的告誡、教誨,老子主張順應(yīng)自然、無為而治等思想。
-
“回駕”指調(diào)轉(zhuǎn)車頭;“蓬廬”指用蓬草搭建的簡陋房屋,代表著簡樸的居所。
-
整體理解:先生受到老子思想的影響,有感于老子留下的教誨,決定調(diào)轉(zhuǎn)車頭,回到自己那簡陋的茅屋。這表明先生認同道家的思想理念,選擇回歸自然、簡樸的生活,遠離塵世的喧囂與紛擾,追求一種返璞歸真的生活狀態(tài)。
5。
彈五弦之妙指,詠周孔之圖書。
-
字詞解析:
-
“五弦”指五弦琴,相傳為舜所制,音色古樸淡雅;“妙指”指精妙的指法,“彈五弦之妙指”即運用精妙的指法彈奏五弦琴。
-
“詠”有誦讀、吟唱之意;“周孔”分別指周公和孔子,代表儒家文化;“圖書”這里指儒家經(jīng)典著作。
-
整體理解:先生一方面運用精妙的指法彈奏五弦琴,享受音樂帶來的寧靜與愉悅;另一方面誦讀儒家的經(jīng)典著作。此句體現(xiàn)了先生在精神文化層面的追求,既鐘情于道家所崇尚的自然之音,又深入研習儒家的思想文化,展示了他豐富的精神世界和全面的文化修養(yǎng)。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