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故君子達則奉鴻謨以騁大猷,否則嬰執(zhí)羈靮,服勤於末位,以俟天監(jiān),而積其器用。是以駑蹇望風(fēng)而退,鉛刀見景而沈也。
所以君子顯達時就奉行宏大的謀略來施展偉大的抱負(fù),否則就像被韁繩束縛一樣,在低微的職位上勤勉做事,以等待上天的審視,并積累自己的才能。因此,劣馬看到形勢(不利)就會退縮,鉛刀見到光影(自慚形穢)就會下沉。
6。
且夫辯所從于居易之時,堅直操于利仁之世,而猶褊淺選懦者之所不為。
況且,在平安的時候分辨該選擇的方向,在追求利益的時代堅守正直的操守,(即便如此)那些狹隘淺薄、怯懦的人仍然不愿意去做。
7。
若乃罔其情以忤時,徙其易以從難,舍其所能而進其所短,必見困於當(dāng)世,而不免乎負(fù)敗者也。
如果違背自己的本心去忤逆時勢,放棄容易的事去做艱難的事,舍棄自己擅長的而從事自己不擅長的,必然會在當(dāng)世陷入困境,難免遭遇失敗。
8。
且夫自媒之女,丑而不信;自衒之士,希用而邀禍。是以圣人韜光而不曜,神龍潛淵而不現(xiàn)。
況且,自我舉薦的女子,(會被認(rèn)為)容貌丑陋且不可信;自我炫耀的士人,很少被任用而且會招來災(zāi)禍。因此,圣人隱藏自己的光芒而不炫耀,神龍潛藏在深淵之中而不顯現(xiàn)。
9。
今子見吾進不能逃難,退不能杜默,豈徒欲觀予之扁淺,亦以明予之企操耳?!?/p>
如今您看到我既不能逃避困難,又不能沉默不語,(您看到的)難道僅僅是我的狹隘淺薄嗎,(其實)也是為了讓您明白我所堅守的志向與操守啊。”
……
全譯:
有人問我:“您二十歲左右就榮升大夫之位,新任命光彩奪目,且已頗具美名。當(dāng)下官職正缺合適人選,可您卻并未爭取,這是為何?難道是要舍棄長遠規(guī)劃而只圖眼前順?biāo)靻???/p>
我不禁仰天長嘆:“這說的是什么話!這說的是什么話!君子著書立言,旨在彰顯自身智慧,達成志向,成就聲名,弘揚德行罷了。
至于那紛繁塵世中的事務(wù),把握時機的決斷權(quán),這需順應(yīng)天時,憑借地利,綜合考量人事,而后靜待時機,并非人力所能預(yù)先謀劃的。就如伊尹背著鼎器去求見商湯,呂尚隱居游歷以期待周文王,傅說操持筑墻勞作而使君主領(lǐng)悟其才,寧戚敲擊牛角高歌來吸引君主注意。他們并非向來就憑借平素積累的德行而聲名遠揚,只是在恰當(dāng)?shù)臅r機,驟然奮起有所作為罷了。
故而,君子顯達時便奉行宏大謀略,施展遠大抱負(fù);不得志時,則安于低位,勤勉做事,等待上天的察驗,積累自身才能。恰似劣馬知難而退,鉛刀自慚形穢般隱沒。
再者,在安穩(wěn)之時能明辨方向,在追名逐利之世堅守正直操守,即便是這樣,狹隘淺薄、怯懦之人都不愿為之。若違背本心去忤逆時勢,舍易求難,棄己所長而用己所短,必定會在當(dāng)下陷入困境,終究難免失敗。
而且,自我舉薦的女子,會被認(rèn)為既丑陋又不可信;自我炫耀的士人,鮮少被重用,反而易招災(zāi)禍。所以圣人韜光養(yǎng)晦,不事張揚,猶如神龍潛藏深淵,不輕易露面。
如今您見我既無法逃避艱難,又不能緘默不語,這哪里只是看到了我的淺薄,也是借此讓您了解我所堅守的志向與操守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