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睹靈驗”指看到赤城山和瀑布這些奇異景象作為天臺山神奇的靈驗證明,“遂徂”表示于是決定前往?!昂龊跷嶂畬⑿小?,“忽乎”體現(xiàn)出作者決定出發(fā)的迅速,表明作者看到這些靈驗景象后,迫不及待地即將踏上前往天臺山的旅程,生動地表現(xiàn)出作者的興奮與急切心情。
27
仍羽人于丹丘,尋不死之福庭。
-
解析:
“仍”有追隨之意,“羽人”指仙人,“丹丘”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不死之福庭”即能讓人獲得長生的福地。此句表明作者前往天臺山是為了追隨仙人的蹤跡,尋找長生不老的福地,明確了作者此次行程的目的,體現(xiàn)出對神仙境界和長生的向往,這也是東晉時期受玄學和道教影響下文人常見的追求。
28
茍臺嶺之可攀,亦何羨于層城?
-
解析:
“茍”表示如果,“層城”在神話中也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作者認為如果能夠攀登上天臺山,就不再羨慕層城。此句通過對比,突出天臺山在作者心中的地位,將天臺山與神話中的層城相提并論,進一步強調(diào)了天臺山的超凡魅力,同時也表達出作者對天臺山所代表的神仙境界的高度認同。
29
釋域中之常戀,暢超然之高情。
-
解析:
“釋”為解脫,“域中”指代塵世,“常戀”指塵世中人們常常留戀的東西。作者表示要解脫塵世的眷戀,去暢快地抒發(fā)超脫世俗的高尚情懷。此句表明作者此次前往天臺山,是為了擺脫塵世的束縛,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與超脫,體現(xiàn)出作者對世俗與超凡兩種境界的態(tài)度轉(zhuǎn)變。
30
被毛褐之森森,振金策之鈴鈴。
-
解析:描繪作者出發(fā)時的裝扮。“被毛褐之森森”,“被”通“披”,“毛褐”指粗布衣服,“森森”形容衣服的質(zhì)樸厚重,展現(xiàn)出作者簡樸的穿著,暗示其超脫世俗的心態(tài);“振金策之鈴鈴”,“金策”指金屬制成的手杖,“鈴鈴”形容手杖晃動發(fā)出的聲音,通過聽覺描寫,使畫面更具生動感,表現(xiàn)出作者出發(fā)時的從容與堅定。
31
披荒榛之蒙蘢,陟峭崿之崢嶸。
-
解析:描述作者途中的艱難?!芭拈恢商d”,“披”有撥開之意,“荒榛”指雜亂叢生的草木,“蒙蘢”形容草木茂密的樣子,表明作者要撥開茂密雜亂的草木前行;“陟峭崿之崢嶸”,“陟”為攀登,“峭崿”指陡峭的山崖,“崢嶸”突出山崖的高峻,此句生動地描繪出作者在前往天臺山途中,需要克服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展現(xiàn)出作者不畏艱難的探索精神。
32
濟楢溪而直進,落五界而迅征。
-
解析:
“濟”為渡過,作者渡過楢溪后繼續(xù)直進,“落五界而迅征”,“落”有經(jīng)過之意,“五界”具體所指說法不一,可能代表不同的地域或境界,此句表明作者經(jīng)過不同的地方,快速地前行,體現(xiàn)出作者急于到達天臺山的心情,同時也展示了行程的連貫與緊湊。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