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析:引出另一位歷史人物孟子,說明他曾擔任齊國的卿相,介紹了孟子的身份背景,為后續(xù)講述他在齊國的行為事跡做鋪墊,使讀者對孟子的故事有初步的情境認知。
6。
稱身受祿,不貪榮
-
解析:描述孟子在齊國為官時的處事原則?!胺Q身受祿”指孟子根據自身的才能和貢獻來接受相應的俸祿,不貪圖額外的利益,展現出他的正直與廉潔?!安回潣s”表明他不追求虛榮的名聲和表面的榮耀,更注重內在的品德修養(yǎng)和自身價值的實現,體現出孟子高尚的品德和對名利的淡泊態(tài)度。
7。
道不用,獨擁楹
-
解析:當孟子的政治主張和思想不被齊國統(tǒng)治者采用時,他“獨擁楹”,即獨自抱著堂屋前部的柱子。這一細節(jié)生動描繪出孟子內心的無奈與落寞,面對理想無法實現的困境,他只能以這樣孤獨的姿態(tài)表達自己的失意,展現出他堅持自我思想,不隨波逐流的氣節(jié)。
8。
三徙既誶,禮義明
-
解析:此句提到孟母三遷的典故,“三徙”即孟母多次遷居,為了給孟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不斷努力。“既誶”強調經過這些遷徙后,對孟子產生的影響。通過孟母的教育和環(huán)境的熏陶,孟子明白了禮義之道。這句詩突出了孟母對孟子成長的重要引導作用,以及禮義教育在個人成長中的關鍵意義,從側面反映出孟子注重道德修養(yǎng)的根源。
9。
飛鳥集,猛獸附
-
解析:以夸張的手法描繪孟子的品德和影響力。傳說中,他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使得飛鳥都聚集在他周圍,猛獸也愿意親近他。這一描述雖帶有一定神話色彩,但生動地表現出孟子的品德如同具有強大的吸引力,能感化萬物,進一步強調他道德的高尚和影響力的廣泛。
10。
功成事畢,乃更娶
-
解析:這里講述孟子在完成自己的事業(yè)和理想后才再次娶妻。此行為體現了孟子將個人事業(yè)與道德責任置于首位的觀念,反映出他對人生大事的慎重態(tài)度和對自身理想追求的專注,展示了他在個人生活和事業(yè)追求上的一種權衡與選擇,突出其以事業(yè)為重的價值觀。
11。
哀我生,遘兇旻
-
解析:筆鋒陡然一轉,從對古人的追思轉為對自己身世的悲嘆?!鞍疑敝苯邮惆l(fā)內心的哀傷,表明自己的人生充滿不幸。“遘兇旻”指遭遇上天降下的災禍,將自己的不幸歸結于命運的安排,傳達出一種對命運的無奈與悲嘆,開啟下文對自身苦難經歷的描述。
12。
幼罹荼酷,備艱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