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城賦
鮑照
沵迤平原,南馳蒼梧漲海,北走紫塞雁門。柂以漕渠,軸以昆崗。重關(guān)復江之隩,四會五達之莊。
當昔全盛之時,車掛轊,人駕肩,廛闬撲地,歌吹沸天。孳貨鹽田,鏟利銅山。才力雄富,士馬精妍。故能侈秦法,佚周令,劃崇墉,刳濬洫,圖修世以休命。是以板筑雉堞之殷,井干烽櫓之勤。格高五岳,袤廣三墳。崪若斷岸,矗似長云。制磁石以御沖,糊赪壤以飛文。觀基扃之固護,將萬祀而一君。出入三代,五百余載,竟瓜剖而豆分。
澤葵依井,荒葛罥涂。壇羅虺蜮,階斗麕鼯。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風嗥雨嘯,昏見晨趨。饑鷹厲吻,寒鴟嚇雛。伏暴藏虎,乳血飧膚。崩榛塞路,崢嶸古馗。白楊早落,塞草前衰。棱棱霜氣,蔌蔌風威。孤蓬自振,驚沙坐飛。灌莽杳而無際,叢薄紛其相依。通池既已夷,峻隅又以頹。直視千里外,唯見起黃埃。凝思寂聽,心傷已摧。
若夫藻扃黼帳,歌堂舞閣之基,璇淵碧樹,弋林釣渚之館。吳蔡齊秦之聲,魚龍爵馬之玩。皆薰歇燼滅,光沉響絕。東都妙姬,南國麗人。蕙心紈質(zhì),玉貌絳唇。莫不埋魂幽石,委骨窮塵。豈憶同輿之愉樂,離宮之苦辛哉?
天道如何,吞恨者多。抽琴命操,為蕪城之歌。歌曰:“邊風急兮城上寒,井徑滅兮丘隴殘。千齡兮萬代,共盡兮何言!”
……
賞析:
《蕪城賦》是鮑照的代表作之一,以對比手法描繪了廣陵城昔日的繁華與今日的荒蕪,抒發(fā)了對歷史變遷和人世無常的深沉感慨。
一、主題思想
1。
繁華昔景的展現(xiàn):文章開篇濃墨重彩地描繪廣陵城昔日的昌盛?!败噿燹E,人駕肩,廛闬撲地,歌吹沸天。孳貨鹽田,鏟利銅山。才力雄富,士馬精妍”,從交通擁堵、人口密集,到商業(yè)繁榮、財富廣進,再到軍事力量雄厚,全方位展現(xiàn)其全盛風貌,體現(xiàn)出當時廣陵城在經(jīng)濟、文化、軍事等各方面的強大,讓人感受到其曾經(jīng)的輝煌與活力。
2。
荒蕪現(xiàn)狀的刻畫:“澤葵依井,荒葛罥涂。壇羅虺蜮,階斗麕鼯……灌莽杳而無際,叢薄紛其相依。通池既已夷,峻隅又以頹”,作者用細膩筆觸勾勒出如今廣陵城的荒蕪破敗。青苔布滿井邊,野藤纏繞道路,毒蛇野獸橫行,城墻崩塌,護城河夷為平地,一片死寂、荒涼,與前文的繁華形成鮮明對照,讓人觸目驚心。
3。
興衰感慨與反思:通過廣陵城的興衰巨變,作者表達對歷史滄桑和人世無常的感慨。“出入三代,五百余載,竟瓜剖而豆分”,曾經(jīng)欲“萬祀而一君”的宏偉設想,最終化為泡影,揭示了世間萬物盛極而衰的規(guī)律?!疤斓廊绾?,吞恨者多”,流露出對這種不可抗拒變化的無奈與對歷史興亡的深刻反思。
二、藝術(shù)特色
1。
鮮明的對比:昔盛今衰的強烈對比貫穿全文,是最突出的藝術(shù)手法。昔日“歌吹沸天”的熱鬧與今日“風嗥雨嘯”的死寂,“孳貨鹽田”的富庶與“通池既已夷”的荒蕪,形成巨大反差,強化了情感沖擊,使讀者深刻感受到興衰無常的悲哀。
2。
生動的描寫:無論是描寫昔日繁華還是今日荒蕪,都極為生動。如寫昔日“車掛轊,人駕肩”,寥寥數(shù)字便勾勒出交通擁堵、人潮擁擠的畫面;寫今日“壇羅虺蜮,階斗麕鼯”,將毒蛇、野獸爭斗的場景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
3。
富有感染力的語言:運用豐富的詞匯和修辭手法,使語言極具表現(xiàn)力與感染力?!皪溔魯喟?,矗似長云”,以比喻形容城墻高聳;“孤蓬自振,驚沙坐飛”,“振”“飛”二字使畫面富有動態(tài)感。句式上駢散結(jié)合,節(jié)奏多變,讀來抑揚頓挫,增強了情感的表達。
……
解析:
1。
沵迤平原,南馳蒼梧漲海,北走紫塞雁門
-
解析:開篇描繪廣陵城所處地勢,“沵迤”形容平原遼闊平坦的樣子,展現(xiàn)出廣陵地域的廣袤?!澳像Y”“北走”則從空間維度,點明廣陵交通之便,向南可延伸至蒼梧(今廣西一帶)、漲海(泛指南海),向北能通達紫塞(北方邊塞)雁門(今山西代縣西北),突出其地理位置重要,是南北交通的關(guān)鍵節(ji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