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鵠歌
劉邦
鴻鵠高飛,一舉千里。
羽翮已就,橫絕四海。
橫絕四海,當可奈何?
雖有矰繳,尚安所施?
……
全文賞析:
《鴻鵠歌》為漢高祖劉邦所作。當時,劉邦欲廢太子劉盈,改立戚夫人之子劉如意,卻因大臣反對及“商山四皓”輔佐劉盈等原因未能如愿,遂作此歌。
1、托物言志,寓意深刻
以鴻鵠自喻:詩開篇以“鴻鵠高飛,一舉千里”描繪鴻鵠振翅高飛,一飛便是千里之遙的情景,劉邦借此自比,展現(xiàn)自己如鴻鵠般曾有高遠志向與非凡成就,能在秦末亂世中崛起,建立大漢王朝,如同鴻鵠一飛沖天,稱霸天下。
喻太子勢力漸成:“羽翮已就,橫絕四?!?,著重強調(diào)鴻鵠羽翼豐滿,能夠毫無阻礙地飛越四海。這里劉邦實際是指太子劉盈已逐漸成長,在朝中得到眾多大臣支持,且“商山四皓”出山輔佐,其勢力已壯大,如同羽翼豐滿的鴻鵠,具備了掌控天下的能力。此句深刻反映出劉邦對局勢變化的無奈與感慨,雖貴為帝王,面對太子勢力的形成,也只能承認既成事實。
2、情感復(fù)雜,盡顯無奈
嘆無力改變:“橫絕四海,當可奈何?”以反問句式強化了劉邦內(nèi)心的無奈之情。他深知太子羽翼已成,想要廢立太子已難以實現(xiàn),即便貴為天子,也對這一局面感到無能為力,只能發(fā)出這樣的喟嘆。
感慨命運無常:“雖有矰繳,尚安所施?”進一步強調(diào)即便手中有可以用來射鳥的短箭和系箭的絲繩,面對高飛于四海之上的鴻鵠,也無處施展。這表明劉邦雖身為帝王,握有權(quán)力,但在既定的政治形勢面前,權(quán)力也難以隨心所欲地行使,透露出一種對命運無常的感慨。從當初欲立劉如意為太子的堅定,到如今面對太子勢力強大而無法改變的無奈,劉邦內(nèi)心充滿了復(fù)雜的情感,有不甘、無奈,也有對局勢的清醒認知。
3、語言簡潔,韻律和諧
簡潔有力:全詩共六句,每句四字,語言簡潔明快,用最精煉的文字傳達出豐富而深刻的情感。沒有過多的修飾與鋪陳,卻將劉邦的心境與復(fù)雜局勢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體現(xiàn)出一種質(zhì)樸而剛健的風(fēng)格。
韻律和諧:詩歌采用了較為整齊的句式,節(jié)奏明快,讀起來朗朗上口。同時,押韻自然,韻律和諧,增強了詩歌的音樂美感和表現(xiàn)力,使讀者在誦讀過程中能更深刻地感受到劉邦內(nèi)心的情感起伏。
……
解析:
鴻鵠高飛,一舉千里
表面意象:描繪了鴻鵠振翅高飛,一飛便是千里之遙的畫面,展現(xiàn)出鴻鵠強大的飛行能力與高遠的志向。
深層寓意:鴻鵠象征著太子劉盈。劉邦以鴻鵠高飛比喻劉盈在各方勢力支持下,地位逐漸穩(wěn)固,勢力開始崛起,有了遠大的發(fā)展前景?!耙慌e千里”暗示劉盈在政治舞臺上已邁出堅實步伐,具備了不可小覷的影響力。
羽翮已就,橫絕四海
表面意象:說明鴻鵠的羽毛和翅膀已經(jīng)生長豐滿,能夠毫無阻礙地穿越四海?!坝痿缫丫汀睆娬{(diào)鴻鵠自身條件成熟,具備遠行的能力;“橫絕四?!蓖怀銎滹w行范圍之廣,不受地域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