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求凰·其二
司馬相如
鳳兮鳳兮歸故鄉(xiāng),遨游四海求其凰。
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nèi)隋诙疚夷c。
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從我棲,得托孳尾永為妃。
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
……
全文賞析:
《鳳求凰·其二》是司馬相如以琴曲為載體,向卓文君傾訴愛意的佳作,以浪漫的筆觸、熾熱的情感展現(xiàn)了對美好愛情的向往與追求。
1
結(jié)構(gòu)與情感脈絡(luò)
開篇傾訴,點明追求:“鳳兮鳳兮歸故鄉(xiāng),遨游四海求其凰”,開篇以鳳自比,直接表明自己如同歸來的鳳凰,在四海遨游尋覓心中的凰,即司馬相如向卓文君表明自己對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點明主旨,奠定了全詩熱烈的情感基調(diào)。
波折與渴望交織:“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nèi)隋诙疚夷c”,敘述自己之前一直未遇到佳人,沒想到如今能有幸與卓文君共處一室。雖佳人近在咫尺,卻仿佛遠在天涯,這種距離感讓詩人備受煎熬,“毒我腸”生動地描繪出相思之苦,情感在此處出現(xiàn)波折,從單純的追求渴望,轉(zhuǎn)入因距離產(chǎn)生的痛苦與無奈。
深情期許與堅定決心:“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凰兮凰兮從我棲,得托孳尾永為妃。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詩人連用問句,表達對與卓文君結(jié)為連理、比翼雙飛的強烈渴望,希望能與她心意相通、和諧相處,甚至在深夜也能相伴相隨,堅定地表明自己對這份感情的決心,情感在此處愈發(fā)濃烈。
結(jié)尾憧憬與擔憂:“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詩人想象著與卓文君攜手高飛,共同奔赴美好未來,但又隱隱擔憂卓文君不能理解自己的深情,使自己陷入悲傷,為全詩增添了一絲憂慮,也讓這份情感更加真實動人。
2
藝術(shù)手法
比興手法的運用:整首詩以“鳳求凰”為核心比興,將自己比作鳳,把卓文君比作凰,以鳳凰之間的相互吸引象征男女之間的愛情,既形象生動地表達了詩人對卓文君的愛慕之情,又使詩歌充滿浪漫的神話色彩,增添了文化底蘊。
反復詠嘆,強化情感:詩中“鳳兮鳳兮”“凰兮凰兮”等詞句的反復使用,形成一種回環(huán)往復的韻律感,強化了詩歌的抒情效果,突出了詩人對愛情的執(zhí)著和熱烈追求,使讀者深切感受到詩人內(nèi)心強烈的情感波動。
細膩的心理描寫:通過“室邇?nèi)隋诙疚夷c”“無感我思使余悲”等詩句,細膩地刻畫了詩人在追求愛情過程中的痛苦、期待、擔憂等復雜心理,讓讀者能夠深入感受到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和情感共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