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通“又”,用于整數(shù)和零數(shù)的連接?!按呵铩敝改挲g?!岸敝割^發(fā)斑白,半黑半白。此句作者點明創(chuàng)作時間與自身年齡,以“始見二毛”暗示年華流逝,為全文奠定感慨時光的基調(diào)。
以太尉掾兼虎賁中郎將,寓直于散騎之省。
-
解析:我以太尉掾的身份兼任虎賁中郎將,在散騎省值班。“太尉掾”是太尉府屬官,“虎賁中郎將”負責宮廷護衛(wèi),“寓直”即寄宿值班,“散騎之省”為朝廷機構(gòu)。表明作者官職與工作地點,體現(xiàn)其官場身份。
高閣連云,陽景罕曜,珥蟬冕而襲紈綺之士,此焉游處。
-
解析:高閣高聳與云相連,陽光很少照到這里。那些戴著飾有蟬紋帽子、穿著精美絲綢衣服的官員,在這里游玩居住。“陽景”即陽光,“罕曜”指很少照耀。描繪出所處環(huán)境的高大、陰森,以及周圍官員的華貴,暗示官場生活的特殊環(huán)境。
仆野人也,偃息不過茅屋茂林之下,談話不過農(nóng)夫田父之客;攝官承乏,猥廁朝列,夙興晏寢,匪遑底寧。
-
解析:我本是鄉(xiāng)野之人,平日休息不過在茅屋茂林之下,交談的不過是農(nóng)夫野老。如今暫代官職,勉強置身于朝廷官員之列,早起晚睡,沒有片刻安寧?!百认ⅰ币鉃樾菹?,“攝官承乏”表示暫代官職,因人才缺乏而充任,“猥廁”謙辭,指勉強置身其中,“夙興晏寢”即早起晚睡,“匪遑底寧”指沒有時間得到安寧。此句通過對比,突出作者本真性情與官場生活的格格不入,表達對官場生活的不適與疲憊。
譬猶池魚籠鳥,有江湖山藪之思。于是染翰操紙,慨然而賦。于時秋也,故以“秋興”命篇。
-
解析:就如同池中的魚、籠里的鳥,有著對江湖山林的思念。于是拿起筆,鋪上紙,感慨地寫下這篇賦。當時正值秋天,所以用“秋興”作為篇名。“山藪”指山林與湖澤。作者以“池魚籠鳥”自比,形象表達對自由自然生活的向往,交代創(chuàng)作此賦的緣由與背景。
四運忽其代序兮,萬物紛以回薄。
-
解析:四季匆匆交替變換,萬物紛繁循環(huán)往復?!八倪\”指四季,“代序”即依次更替,“回薄”形容循環(huán)變化。此句從宏觀角度描繪四季與萬物的變化,為下文抒情做鋪墊。
覽花蒔之時育兮,察盛衰之所托。
-
解析:觀賞花卉與時令一同生長,觀察萬物盛衰的依托?!盎ㄉP”指移植的花卉,“時育”即應時生長。通過對花卉生長與萬物盛衰的觀察,引發(fā)對生命變化的思考。
感冬索而春敷兮,嗟夏茂而秋落。
-
解析:感慨冬天萬物蕭索而春天萬物生長,嘆息夏天草木繁茂而秋天樹葉凋零。“索”意為蕭索,“敷”表示生長、開放。以四季不同景象的對比,直觀展現(xiàn)自然萬物的榮枯變化,強化時光流逝的感慨。
雖末士之榮悴兮,伊人情之美惡。
-
解析:即使是微不足道之人的榮辱興衰,也關(guān)乎著人情的好壞?!澳┦俊敝肝⒉蛔愕赖娜?,“榮悴”即榮辱、興衰。將自然的榮枯與個人命運相聯(lián)系,由自然過渡到人生感慨。
善乎宋玉之言曰:“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p>
-
解析:宋玉說得真好啊:“可悲啊,秋天的氣息!蕭瑟啊,草木凋零而變衰,凄涼啊好像人在遠行,登山臨水送別即將歸去之人?!?/p>
引用宋玉《九辯》中的名句,借古人之言強化悲秋主題,引發(fā)讀者共鳴。
夫送歸懷慕徒之戀兮,遠行有羈旅之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