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作者置身于如此寂靜荒涼的環(huán)境中,環(huán)顧四周,不禁多次嘆息、吟詩。在這種氛圍下,感到內(nèi)心的情感難以抑制。接著指出這樣環(huán)境中生長的竹子,才適合制作樂器,且能發(fā)出天下卓異美妙的聲音。此句將環(huán)境與橫吹樂器建立聯(lián)系,表明獨特的環(huán)境賦予竹子獨特的品質(zhì),從而能產(chǎn)生非凡的樂音,引出下文對橫吹樂音的具體描寫。
7。
于是帶以珉色,扣以瓊文。潤如沉水,華若浮云。赤綬紫駁,星含露分。
-
解析:描寫制成后的橫吹樂器的外觀。用珉玉般的色澤裝飾,刻有美玉般的紋理,溫潤如同沉香木,華麗好似浮云。樂器上系著紅紫相間的絲帶,如同星辰含露般分明。通過對樂器材質(zhì)、色澤、裝飾的細致描繪,展現(xiàn)出橫吹樂器的精美華麗,暗示其音質(zhì)也應與之相稱,為下文寫樂音做鋪墊。
8。
其聲也,則鞅郁有意,摧萃不群。超遙沖山,崎曲抱津。
-
解析:開始描述橫吹樂的聲音?!镑庇粲幸狻辟x予樂聲以憂郁深沉的情感,仿佛它有著自己的思緒;“摧萃不群”強調(diào)樂聲出眾,與眾不同?!俺b沖山,崎曲抱津”,樂聲超越遙遠,沖向山巒,又曲折環(huán)繞在渡口,通過對樂聲傳播路徑的想象,表現(xiàn)出樂聲的悠揚、靈動與雄渾,讓讀者仿佛能感受到樂聲在廣闊空間中的回蕩。
9。
緜冪順序,周流銜呂。故西骨秦氣,悲憾如懟;北質(zhì)燕聲,酸極無已。
-
解析:“緜冪順序,周流銜呂”描繪樂聲連綿不斷,合乎音律,循環(huán)往復。“西骨秦氣,悲憾如懟”說明樂聲帶有西部秦地的氣質(zhì),蘊含著悲傷遺憾,仿佛飽含著深深的怨恨;“北質(zhì)燕聲,酸極無已”表明樂聲具有北方燕地的特質(zhì),極其酸楚,令人哀傷不已。此句通過地域文化特色來豐富樂聲的情感內(nèi)涵,展現(xiàn)出橫吹樂能傳達出不同地域風格的哀傷之情。
10。
斷絕百意,繚繞萬情。吟黃煙及白草,泣虜軍與漢兵。
-
解析:進一步強調(diào)橫吹樂的情感力量,它能斷絕各種思緒,縈繞萬千情感。樂聲如吟唱著黃煙與白草,讓敵軍與漢軍都為之哭泣。運用夸張手法,生動地表現(xiàn)出橫吹樂具有強大的感染力,能引發(fā)人們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共鳴,無論敵我,都被樂聲中蘊含的悲傷所觸動。
11。
于是海外之云,處處而秋色;河中之鴈,一一而學飛。素野黯以風暮,金天赩以霜威。
-
解析:描繪橫吹樂響起時的自然景象。海外的云朵,處處呈現(xiàn)出秋色;河中的大雁,一只一只地學著飛翔。素淡的原野在暮風中顯得黯淡,秋天的天空因霜威而呈現(xiàn)出赤色。通過描寫秋天的云、雁、原野、天空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空曠、蕭瑟、略帶凄涼的氛圍,以景襯情,進一步烘托出橫吹樂所帶來的哀傷情感。
12。
衣袂動兮霧入冠,弓刀勁兮馬毛寒。五方軍兮出不及,雜色騎兮往來還。
-
解析:描寫軍中場景。士兵們的衣袖飄動,霧氣進入冠冕;弓刀強勁,馬毛因寒冷而聳立。來自五方的軍隊行動迅速,各種顏色的騎兵往來穿梭。此句展現(xiàn)出軍隊的行動狀態(tài),在寒冷、霧氣彌漫的環(huán)境中,軍隊的活動充滿緊張感,同時也暗示橫吹樂在這樣的軍事場景中發(fā)揮著獨特的作用,為下文寫其對軍隊的影響做鋪墊。
13。
旃如云兮幟如星,山可動兮石可銘。功一豎兮跡不奪,魂既英兮鬼亦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