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樂辭歌本起
王融
天長命自短,世促道悠悠。
禪衢闊遠駕,愛海亂輕舟。
累塵曾未極,心樹豈能籌。
情埃何用洗,正水有清流。
……
賞析:
《法樂辭·歌本起》由王融創(chuàng)作,此詩圍繞佛教義理展開,表達對生命與修行的思考,勸誡世人擺脫塵世愛欲,投身佛法修行。
一、生命與佛法的對比思辨
1。
天長命自短,世促道悠悠:詩開篇以宏大宇宙與渺小人生對舉?!疤扉L”描繪天地亙古長存,“命自短”直言人生短暫無常,強烈對比引發(fā)對生命有限的深沉感慨。“世促”重申人生在世時光匆匆,“道悠悠”則凸顯佛法之道悠遠無盡,喻示佛法永恒。此句奠定全詩基調(diào),借生命與佛法的反差,促使人們思考生命意義與歸宿,為后文倡導(dǎo)修行埋下伏筆,展現(xiàn)出對人生終極問題的深刻洞察。
2。
禪衢闊遠駕,愛海亂輕舟:
“禪衢”象征通往佛法解脫的大道,“闊”形容其寬廣無垠,“遠駕”寓意修行者可在這條道路上不斷前行,追求精神升華,體現(xiàn)佛法修行的廣闊前景與無限可能?!皭酆!贝沓錆M世俗愛欲的世界,“亂輕舟”生動描繪人們在愛欲之海如輕舟般,被欲望波濤沖擊,迷失方向,難以自主。通過對比,強調(diào)世俗愛欲的迷亂與佛法修行的光明,勸人遠離愛欲誘惑,踏上佛法修行正途。
二、修行艱難與佛法指引
1。
累塵曾未極,心樹豈能籌:
“累塵”喻指人們心靈被塵世煩惱、業(yè)障層層覆蓋,猶如塵埃堆積。“曾未極”表明這些煩惱難以窮盡,凸顯塵世煩惱的復(fù)雜繁多,給人帶來沉重負擔(dān)?!靶臉洹毕笳鲀?nèi)心世界,“豈能籌”表示面對紛繁塵世,僅憑自身心力難以籌劃解脫。此句深刻揭示修行者在塵世中面臨的困境,強調(diào)擺脫煩惱、實現(xiàn)心靈解脫的艱難,反映出對人性在塵世中掙扎的深刻理解。
2。
情埃何用洗,正水有清流:
“情?!敝复楦猩系膲m埃,即世俗情感帶來的煩惱與困惑?!昂斡孟础卑l(fā)出如何洗凈這些塵埃的疑問。“正水”代表佛法,“清流”寓意佛法純凈、澄澈,能洗凈心靈塵埃。此句明確指出只有佛法能凈化心靈,解決塵世煩惱,為深陷塵世苦惱之人指明解脫方向,強調(diào)佛法的救贖力量,是全詩思想的核心體現(xiàn),展現(xiàn)對佛法堅定的信仰與推崇。
三、藝術(shù)特色
1。
對比鮮明,意象生動:運用對比手法,如天地長久與生命短暫、禪衢開闊與愛海迷亂,強化詩歌感染力,突出主題。同時,“禪衢”“愛?!薄袄蹓m”“心樹”“正水”等意象生動形象,將抽象佛法概念與人生感悟具象化,使讀者更易理解佛教義理與詩人意圖,增強詩歌藝術(shù)表現(xiàn)力與可讀性。
2。
結(jié)構(gòu)嚴謹,邏輯連貫:詩歌從對生命與佛法的對比思考起筆,進而描述塵世愛欲困境與修行艱難,最后點明佛法為解脫之道,邏輯層層遞進,結(jié)構(gòu)嚴謹。這種清晰結(jié)構(gòu)有助于讀者跟隨詩人思路,深入領(lǐng)會詩歌蘊含的佛教思想與人生哲理,展現(xiàn)詩人精巧的謀篇布局能力。
……
解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