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其在先生,同塵往世,旌此靖節(jié),加彼康惠:
-
解析:對于先生你,雖然與塵世一同過往(指離世),但彰顯你“靖節(jié)”的謚號,堪比黔婁的“康”、展禽的“惠”(皆為美謚)。再次強調(diào)陶淵明的謚號“靖節(jié)”與古代賢人的謚號一樣,能體現(xiàn)他的高尚品德,表達對陶淵明一生品德的高度認可和贊譽。
34。
嗚呼哀哉:
-
解析:唉,悲痛?。∽詈笠淮伟l(fā)出悲嘆,進一步強化對陶淵明去世的哀傷,使全文在沉痛的氛圍中結(jié)束,余哀不盡,讓人深切感受到作者對陶淵明的深厚情誼和無盡惋惜。
……
句譯:
序文
1。
夫璇玉致美,不為池隍之寶;桂椒信芳,而非園林之實:
美玉極為美好,卻不會成為護城河里的寶物;桂樹與花椒確實芳香,卻并非園林中常見的果實。
2。
豈其深而好遠哉?蓋云殊性而已:
難道是它們喜好僻遠幽深之處嗎?只是因為它們本性獨特罷了。
3。
故無足而至者,物之藉也;隨踵而立者,人之薄也:
所以那些沒有腳卻能來到人身邊的(東西),是因為人們有所憑借和利用;而那些接踵而來(追求名利)的人,是因為他們品格鄙薄。
4。
若乃巢、高之抗行,夷、皓之峻節(jié),故已父老堯、禹,錙銖周、漢:
像巢父、伯成子高那樣高尚的行為,伯夷、商山四皓那樣崇高的氣節(jié),他們把堯、禹當作普通老人,把周、漢的富貴看得微不足道。
5。
而綿世浸遠,光靈不屬,至使菁華隱沒,芳流歇絕,不其惜乎:
然而隨著時代漸漸久遠,他們的光輝精神未能延續(xù),致使杰出的人才和美好的風尚隱沒斷絕,這難道不可惜嗎?
6。
雖今之作者,人自為量,而首路同塵,輟涂殊軌者多矣:
雖然當今的人,各自有自己的衡量標準,但開始時走相同的道路,中途卻改變方向的人很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