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王臺賦
孫楚
韓王臺者,故韓王信所筑也。信有雄才大略,志苞宇宙。既已席卷千里,擁強兵而臨大敵,威凌鄰國,勢侔人主。然而智屈垓下,卒斃長樂。時移世異,古今乖論。遺跡巋然,孤存于今。
于是乎游目騁觀,南望酈山,北眺涇渭,東瞻河華,西眄平隰。原野蕭條,目極四裔。羈旅懷土,感念存沒。乃作賦曰:
何茲臺之崇崇兮,超絕乎塵中。并峻極于層云兮,追匠石之遺風(fēng)。覽山川之體勢兮,實形勢之攸同。帶洪河之沂游兮,左關(guān)陜而右羌戎。沃野墳腴,膏壤千里。原隰彌望,莫之與比。是以周、漢之所經(jīng)營,新豐、阿房之作起。既窮巧于規(guī)摹兮,又致美乎棟宇。
若乃階除連延,蕭墻高嶷。閌閬敞豁,當暑凄清。崇臺崔巍,飛閣流丹。朱柱皓璧,皦曜光鮮。云楣藻棁,龍桷雕欒。豈比夫靈圃之仙館,起景陽于江干。
于時仲秋之月,涼風(fēng)肅殺。萬木零悴,嚴霜皓潔。紫莖之草,朱實之木。森羅廣庭,風(fēng)至蕭瑟。瞻山川以懷古,悵攬轡而躊躇。念王室之蠢蠢,方構(gòu)難于五侯。懷圣哲之弘略,豈斯臺之足娛。
……
賞析:
《韓王臺賦》為孫楚所作,以韓王臺為切入點,借景抒情,懷古思今,展現(xiàn)出豐富的思想情感與獨特的藝術(shù)特色。
一、思想內(nèi)容
1。
對歷史人物命運的感慨:開篇點明韓王臺為韓王信所筑,描繪韓王信曾“雄才大略,志苞宇宙”,勢力強大,“威凌鄰國,勢侔人主”,然而卻“智屈垓下,卒斃長樂”,人生結(jié)局悲慘。通過對韓王信命運的描述,抒發(fā)對歷史人物興衰無常的感慨,揭示世事難料、命運多變的現(xiàn)實,引發(fā)讀者對歷史與人生的思考。
2。
對山川形勝與歷史變遷的感懷:作者登臺游目騁觀,描繪了韓王臺周邊壯麗的山川景色,“南望酈山,北眺涇渭,東瞻河華,西眄平隰”,展現(xiàn)出此地的開闊與壯美。同時,指出這里“沃野墳腴,膏壤千里”,是周、漢經(jīng)營之地,新豐、阿房等宮殿在此興建。借山川形勝與歷史遺跡,表達對歷史變遷的深沉感懷,昔日的繁華已逝,只留下韓王臺見證歲月的滄桑。
3。
羈旅情懷與對現(xiàn)實的憂慮:“羈旅懷土,感念存沒”直接抒發(fā)作者羈旅他鄉(xiāng)時對故土的思念以及對生死存亡的感慨。“念王室之蠢蠢,方構(gòu)難于五侯。懷圣哲之弘略,豈斯臺之足娛”則流露出對現(xiàn)實中王室動蕩、諸侯紛爭的憂慮,表明面對這樣的局勢,即便韓王臺風(fēng)光再好,也無法讓作者感到愉悅,體現(xiàn)出作者心系國家命運的情懷。
二、藝術(shù)特色
1。
借景抒情與懷古傷今相結(jié)合:文章先描述韓王臺的歷史背景及建造者命運,后描寫登臺所見之景,將對歷史人物的感慨融入山川景色之中。如在描繪完韓王信的興衰后,展現(xiàn)周邊山川的蕭條,“原野蕭條,目極四裔”,以景襯情,營造出一種深沉、悲涼的氛圍,借景抒情,使懷古傷今的情感表達更為強烈,讓讀者深刻感受到歷史的滄桑與現(xiàn)實的無奈。
2。
細膩的描寫與宏大的視野:對韓王臺本身及周邊景色的描寫細膩入微,如“階除連延,蕭墻高嶷。閌閬敞豁,當暑凄清。崇臺崔巍,飛閣流丹。朱柱皓璧,皦曜光鮮。云楣藻棁,龍桷雕欒”,從臺階、墻壁到樓閣、梁柱,細致地刻畫了韓王臺建筑的宏偉與精美。同時,作者又擁有宏大的視野,“南望酈山,北眺涇渭,東瞻河華,西眄平隰”,將韓王臺置于廣闊的地理空間中,使文章既有局部的精細描繪,又有整體的磅礴氣勢。
3。
語言優(yōu)美,辭藻華麗:運用豐富的詞匯和多樣的修辭手法,增強文章的文學(xué)性和感染力。如“崇崇”“高嶷”“崔巍”等形容詞,生動地表現(xiàn)出韓王臺及相關(guān)建筑的高大雄偉;“飛閣流丹”運用夸張手法,形象地描繪出樓閣色彩的絢麗;“云楣藻棁,龍桷雕欒”等對偶句式,使文章富有節(jié)奏感和韻律美,讀來朗朗上口,充分展現(xiàn)了賦體文學(xué)語言華麗的特點。
……
解析:
1。
韓王臺者,故韓王信所筑也。
-
解析:開篇點明寫作對象韓王臺,介紹其建造者為韓王信,直接切入主題,為后文對韓王信及相關(guān)歷史的敘述奠定基礎(chǔ),讓讀者迅速了解韓王臺的歷史淵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