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篇
曹植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
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
少小去鄉(xiāng)邑,揚聲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控弦破左的,右發(fā)摧月支。
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
邊城多警急,虜騎數(shù)遷移。
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
長驅蹈匈奴,左顧凌鮮卑。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
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
賞析:
《白馬篇》是曹植前期的代表詩作,以其激昂的情感、鮮明的形象和高超的藝術技巧,展現(xiàn)了詩人的壯志豪情與理想追求。
1、人物形象鮮明生動
詩中塑造了一位武藝高強、英勇無畏的少年游俠形象。開篇“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以白馬疾馳之景引出騎者,僅寥寥數(shù)語,便勾勒出主人公意氣風發(fā)的形象。“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叵移谱蟮?,右發(fā)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通過對其武器和精湛箭術的細致描繪,展現(xiàn)出他高超的武藝,其敏捷與勇猛“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如在眼前。當“邊城多警急,虜騎數(shù)遷移。羽檄從北來”,他“厲馬登高堤”,奔赴戰(zhàn)場,“長驅蹈匈奴,左顧凌鮮卑”,盡顯英勇豪邁。而“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又進一步刻畫了他為了國家,不顧個人生死與家庭的無私精神,使這一形象更加豐滿立體,成為了為國捐軀的英雄典范。
2、情感表達激昂壯烈
詩歌情感基調高昂,洋溢著一股壯烈的英雄氣概。從對少年英雄武藝與征戰(zhàn)的描述中,能感受到詩人對其英勇行為的贊美與歌頌?!熬柢|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更是直接抒發(fā)了主人公為國家慷慨赴死的決心,這種情感熾熱而強烈,展現(xiàn)出一種崇高的愛國主義情懷。同時,詩中也蘊含著詩人自身渴望像這位少年一樣,投身報國、建功立業(yè)的壯志豪情,使整首詩充滿了積極向上的力量,讀來令人振奮。
3、結構緊湊層次分明
全詩結構嚴謹,層次清晰。開篇以白馬起興,引出少年游俠,接著描述他的出身、武藝,為下文奔赴戰(zhàn)場做鋪墊。中間部分敘述戰(zhàn)爭的緊急和少年的英勇作戰(zhàn),情節(jié)緊湊,扣人心弦。結尾則通過對少年內心世界的揭示,升華主題,展現(xiàn)其崇高的精神境界。從形象塑造到事跡敘述,再到精神升華,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使詩歌的主題逐步深化,給讀者帶來強烈的情感沖擊。
4、語言錘煉精準有力
曹植在語言運用上極為精妙,用詞精準且富有表現(xiàn)力?!斑B翩”一詞生動地描繪出白馬輕快奔跑的姿態(tài);“控弦”“破”“摧”“接”“散”等一系列動詞,將少年射箭的動作刻畫得精準而有力,突出其箭術高超;“棄身”“不顧”“捐軀”“視死忽如歸”等詞匯,簡潔而有力地表現(xiàn)出少年視死如歸的精神。這些精煉的語言不僅生動地塑造了人物形象,更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使讀者深刻感受到詩歌所傳達的情感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