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客海上,流戍隴陰。
-
解析:被貶謫的官員被流放到海邊,被發(fā)配去戍守隴山之北。通過描述遷客和流戍者的流放之地,突出他們所遭受的苦難,遠離家鄉(xiāng),身處荒僻之地,進一步強化了他們心中的哀怨和遺恨。
36。
此人但聞悲風汩起,血下沾襟。
-
解析:這些人只聽到悲涼的風聲汩汩而起,悲痛得血淚流下,沾濕了衣襟。以夸張的手法描繪出遷客、流戍者等在流放地聽到悲風時的極度悲痛之情,生動地展現(xiàn)出他們內(nèi)心的痛苦和對命運的無奈,使讀者更能感同身受。
37。
亦復含酸茹嘆,銷落湮沉。
-
解析:他們也只能含著辛酸,聲聲嘆息,在痛苦中逐漸消沉、埋沒。此句進一步強調(diào)這些人在命運的折磨下,最終無奈地接受現(xiàn)實,逐漸被痛苦吞噬,突出了他們命運的悲慘和遺恨的深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38。
若乃騎疊跡,車屯軌,黃塵匝地,歌吹四起。
-
解析:又像那些達官貴人,車馬眾多,車轍重疊,揚起的黃塵彌漫大地,歌舞音樂四處響起。描繪出達官貴人的奢華生活場景,展現(xiàn)出他們的富貴與熱鬧,與前文所描述的各種悲慘人物形成鮮明對比。
39。
無不煙斷火絕,閉骨泉里。
-
解析:然而最終,他們也都像煙火熄滅一樣,生命終結,尸骨埋葬在黃泉之中。此句表明無論生前多么榮華富貴,最終都無法逃脫死亡的命運,一切繁華都化為烏有,體現(xiàn)出生命的無常和“恨”的普遍性。
40。
已矣哉!春草暮兮秋風驚,秋風罷兮春草生。
-
解析:“已矣哉”是作者的感嘆,春天的草到了暮秋就會衰敗,秋風過后春天的草又會生長。通過四季的循環(huán)交替,象征著生命的輪回和時光的流逝,暗示生命的短暫和無常,為下文的總結做鋪墊。
41。
綺羅畢兮池館盡,琴瑟滅兮丘壟平。
-
解析:華麗的羅綺和池館都會消失殆盡,琴瑟之聲也會停止,最終只剩下墳墓一片平坦。此句描繪出繁華的消逝和生命的終結,曾經(jīng)的富貴、歡樂都化為虛無,強化了人生無常的主題,表現(xiàn)出一切皆空的悲涼。
42。
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