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逸民詩其七
蕭衍
念我棲遲。
安步任心。
夏興石泉。
春游香林。
歡踰絲竹。
樂過瑟琴。
無疑無難。
誰訶誰禁。
百非不起。
萬累俱沉。
……
賞析:
《贈逸民詩·其七》描繪了一種超脫塵世、悠然自得的隱居生活,展現出詩人對自由、寧靜生活狀態(tài)的向往與追求。
一、隱居生活的愜意描繪
1。
“念我棲遲,安步任心”:開篇點明對隱居生活的念想,“棲遲”營造出悠閑舒緩氛圍,“安步任心”盡顯自在隨性,詩人或詩中所指逸民能隨心漫步,不受世俗匆忙節(jié)奏束縛,奠定全詩悠然基調,體現對自由生活方式的追求。
2。
“夏興石泉,春游香林”:
描繪不同季節(jié)隱居活動。夏日于石泉邊納涼嬉戲,春日在香林里漫步賞花,展現與自然親密接觸的生活場景。季節(jié)轉換中,逸民融入自然,享受自然饋贈,凸顯自然之美對心靈滋養(yǎng),反映對自然的熱愛與對隱居生活的享受。
二、自然之樂的極致推崇
1。
“歡踰絲竹,樂過瑟琴”:將隱居自然之樂與絲竹、瑟琴之樂對比,強調自然帶來的歡樂更勝一籌。絲竹、瑟琴代表人為藝術享受,而自然之樂能觸動心靈深處,使逸民獲得更高層次愉悅,體現對自然純真質樸之美的高度認可,表明自然才是真正快樂源泉。
三、內心寧靜的深刻展現
1。
“無疑無難,誰訶誰禁”:描繪隱居生活內心狀態(tài),“無疑無難”體現心境平和,無世俗煩惱困惑,反映精神世界純凈?!罢l訶誰禁”突出自由,不受外界指責禁止,這種自由不僅身體行動自由,更是心靈自由,強調隱居能擺脫世俗束縛,保持獨立人格與內心寧靜。
2。
“百非不起,萬累俱沉”:進一步深化內心寧靜。“百非不起”表明內心不生是非之念,不為世俗繁雜價值觀左右,堅守內心純凈。“萬累俱沉”指所有世俗牽累煩惱消散,如沉入水底,徹底擺脫塵世羈絆,展現超脫塵世的精神境界,體現隱居生活對心靈凈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