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何議曹郊游二首之一
謝朓
春心澹容與,挾弋步中林。
朝光映紅萼,微風吹好音。
江垂得清賞,山際果幽尋。
未嘗遠離別,知此愜歸心。
流溯終靡已,嗟行方至今。
……
賞析:
《和何議曹郊游二首·其一》是南朝齊詩人謝朓的作品,展現(xiàn)了詩人春日郊游的所歷所感,語言清新自然,情景交融,別具韻味。
一、意境營造:繪景如繪,清幽明麗
詩的開篇,詩人以
“春心澹容與,挾弋步中林”
奠定了悠然閑適的基調(diào)。
“春心”
點明時令,春日里詩人心境平和從容,手持弋具漫步山林。此句勾勒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融的畫面,營造出寧靜悠然的氛圍。
頷聯(lián)
“朝光映紅萼,微風吹好音”,則從視覺與聽覺兩個角度細膩描繪山林春景。清晨陽光灑落在嬌艷的紅花之上,色彩明麗動人;微風輕拂,送來悅耳之聲,可能是鳥鳴,可能是枝葉摩挲,為畫面增添靈動之感。這兩句詩短短十個字,卻勾勒出一幅有聲有色、生機盎然的春日山林圖,讓讀者如臨其境。
頸聯(lián)
“江垂得清賞,山際果幽尋”,詩人的視角從山林延展至江邊與山間。江邊,詩人收獲清逸的觀賞之趣,或許是平靜江水倒映天光云影,亦或是江風拂面帶來的愜意;山間,幽深靜謐之景盡顯,或許是曲徑通幽處的靜謐,或許是山間野花野草的爛漫。此聯(lián)進一步拓展了意境,使畫面更為開闊,清幽明麗的氛圍愈發(fā)濃郁。
二、情感表達:悠然愜意與漂泊感慨交織
詩的前半部分,詩人沉浸于春日美景,悠然自得之情溢于言表。然而,尾聯(lián)
“未嘗遠離別,知此愜歸心。流溯終靡已,嗟行方至今”
筆鋒一轉(zhuǎn),情感變得復雜深沉。詩人表示因未曾經(jīng)歷遠離家鄉(xiāng)親人的痛苦,所以格外珍惜此次郊游帶來的愜意歸心之感。但
“流溯終靡已,嗟行方至今”
卻透露出漂泊之感,江水不斷流淌,詩人如在水中行舟,漂泊不止,感慨自己一直處于這樣的行旅狀態(tài),對未來充滿迷茫與無奈。這種悠然愜意與漂泊感慨的交織,使詩歌情感更為豐富真實,引發(fā)讀者共鳴。
三、藝術(shù)特色
1。
情景交融:整首詩緊密融合寫景與抒情。前六句通過描繪山林、江邊、山間的春日美景,營造悠然氛圍,為尾聯(lián)抒情做鋪墊。尾聯(lián)則在景中所蘊含的悠然之情上,抒發(fā)漂泊感慨,情因景生,景因情顯,渾然一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