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近識悲悼,遠士傷情,冥默福應,嗚呼淑貞:
-
解析:近處相識的人悲痛哀悼,遠方的人士也為之傷情。行善得福的報應在他這里難以知曉了,唉,多么善良正直的人啊。描述人們對陶淵明去世的悲痛之情,同時發(fā)出對命運無常的感慨,表達對陶淵明善良正直品德的贊美。
23。
夫實以誄華,名由謚高,茍允德義,貴賤何筭焉:
-
解析:人的德行通過誄文得以顯揚,名聲因謚號而更加崇高。如果符合道德正義,那么貴賤又有什么可計較的呢?闡述誄文和謚號對彰顯人物品德與名聲的重要性,為下文給陶淵明定謚號做鋪墊,表明品德才是衡量人物的關鍵。
24。
若其寬樂令終之美,好廉克己之操,有合謚典,無愆前志:
-
解析:像陶淵明具有寬厚安樂善終的美德,喜好廉潔、克制自己的操守,這些都符合謚法的規(guī)定,也不違背他生前的志向。具體說明為陶淵明定謚號的依據(jù),強調其品德與謚法相符,且與他一生的志向一致。
25。
故詢諸友好,宜謚曰‘靖節(jié)征士’:
-
解析:所以詢問他的各位好友,認為應該給他定謚號為“靖節(jié)征士”。正式說明為陶淵明所定謚號,體現(xiàn)對其品德的高度概括和認可。
誄辭
1。
物尚孤生,人固介立,豈伊時遘,曷云世及:
-
解析:萬物崇尚獨自生長,人本來就應該特立獨行。這哪里是因為遇到了特定的時機,又怎么能說是世代相傳的呢?以萬物獨自生長類比人應特立獨行,強調陶淵明的獨特品性是其內在本質,并非受外界時機或世代傳承影響。
2。
嗟乎若士,望古遙集,韜此洪族,蔑彼名級:
-
解析:唉,像陶淵明這樣的人,追慕古代賢人的風范,雖出身于大族,卻輕視那些功名官爵。表達對陶淵明的贊嘆,突出他追慕古風,不重名利,即使出身名門也不以此為傲,堅守自己的高尚追求。
3。
睦親之行,至自非敦,然諾之信,重于布言:
-
解析:他和睦親族的行為,出于自然而非外力督促;他信守諾言,比季布的話還要有分量。從家庭關系和為人誠信方面,展現(xiàn)陶淵明的美好品德,說明他的行為皆發(fā)自內心,真實且可貴,并非刻意為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