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賦
成公綏
序
天地至神,難以一言定稱。故體而言之,則曰兩儀;假而言之,則曰乾坤;氣而言之,則曰陰陽;性而言之,則曰柔剛;色而言之,則曰玄黃;名而言之,則曰天地。
正文
夫惟渾元之先,至虛至靜。太素始萌,萌而未兆。清濁同流,玄黃錯跱。上下弗形,尊卑無紀(jì)。于時蒙鴻,蒙鴻而已。自然無物,自物無幾。元氣窈冥,萌芽茲始。
遂分元氣,清濁異位。玄虛遼廓,隧道冥翳。于是元氣剖判,剛?cè)崾挤?,清濁異位。天成于外,地定于?nèi)。天體于陽,故圓以動;地體于陰,故平以靜。動以行施,靜以含受。天以順動,不失其光;地以坤厚,載物無窮。
天動以尊,地靜以卑?;杳鞯?,或盈或虧。四時隨序,萬物化生。是以圣人仰觀俯察,體兩儀之極,通神明之德,類萬物之情。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夫天,垂象示變,而人由之。日月淑清而揚光,列宿垂景而照耀。虹霓煥耀以摛藻,彗星搖曳而舒芒。望舒彌節(jié)于九道,羲和正轡于中黃。眾星回而環(huán)極,招搖運而指方。
日者,眾陽之宗,光之所燭,萬物仰之。月者,陰精之宗,體稟至陰,以之配日,女主之象也。及其盈縮有期,遲疾有節(jié),循度運行,應(yīng)天順時。
至于河漢之流,含弘光大,布濩施生,柔潤海岳。江河浩汗,山川磊落。五岳巍峨,四瀆騰波。
地載萬物,色形殊類。羽毛鱗介,萬品千名。蠕動嬛飛,歧行喙息。亦云富矣,眾寶之淵;亦云廣矣,庶類之藪。
夫四時之序,陰陽之節(jié)。溫風(fēng)以時,寒暑有則。日月遞照,星辰循軌。春發(fā)其華,夏成其實。秋結(jié)其果,冬秀其實。此蓋自然之至數(shù),萬物之定分也。
若乃四氣代謝,懸象著明。庶類仰其照臨,萬物恃其亭育。圣人因之,以觀時變,以化成天下。
乾坤交泰,陰陽和暢。萬物各得其所,群生咸遂其宜。故曰:“天地之大德曰生?!贝酥^也。
……
賞析:
《天地賦》是西晉成公綏創(chuàng)作的一篇以天地為主題的賦,文章以豐富的想象、嚴(yán)謹(jǐn)?shù)倪壿嫼腿A美的辭藻,展現(xiàn)了作者對天地宇宙的深刻思考與獨特認(rèn)知,蘊含著濃厚的哲學(xué)意味與文學(xué)魅力。
一、思想內(nèi)容
1。
宇宙生成論:文章開篇描繪了宇宙初始的渾沌狀態(tài),“夫惟渾元之先,至虛至靜。太素始萌,萌而未兆”,呈現(xiàn)出一片虛無寂靜、萬物未顯的景象。隨后敘述元氣剖判,清濁異位,天地始成,“元氣剖判,剛?cè)崾挤郑鍧岙愇?。天成于外,地定于?nèi)”,這種對天地起源的闡釋,體現(xiàn)了古代樸素的宇宙生成觀念,反映出古人對世界本質(zhì)的探索精神。
2。
天地秩序與萬物化生:作者強調(diào)天地有別且相互配合,共同推動萬物化生?!疤靹右宰穑仂o以卑?;杳鞯眨蛴蛱?。四時隨序,萬物化生”,表明天地的運動與靜止、日月的盈虧、四季的更迭,共同構(gòu)建了宇宙萬物生長變化的秩序,揭示了萬物遵循自然規(guī)律繁衍發(fā)展的道理,體現(xiàn)了古代哲學(xué)中天人合一、順應(yīng)自然的思想。
3。
天地的德行:賦中提出“天地之大德曰生”,將天地孕育萬物視為其最偉大的德行。從“地載萬物,色形殊類。羽毛鱗介,萬品千名”等描述中,可看出天地對萬物的包容與滋養(yǎng),反映出作者對天地生生不息、孕育萬物這一偉大力量的贊美,蘊含著對自然生命的敬畏之情。
二、藝術(shù)特色
1。
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層次分明:文章按照天地生成、天地特性、天象、大地萬物、四季變化以及天地作用與德行的順序依次展開,邏輯清晰,層次井然。先論述天地從混沌到形成的過程,再分別闡述天地各自的特點,接著描述天地間的各種現(xiàn)象與萬物,最后點明天地的德行與作用,層層遞進,使文章內(nèi)容豐富而有條理。
2。
辭藻華麗,描寫細(xì)膩:作者運用豐富多樣、優(yōu)美華麗的辭藻,對天地萬物進行了細(xì)致入微的描寫。在描繪天象時,“日月淑清而揚光,列宿垂景而照耀。虹霓煥耀以摛藻,彗星搖曳而舒芒”,通過對日月、星宿、虹霓、彗星等的描寫,展現(xiàn)出天空的絢麗多彩;描寫大地時,“江河浩汗,山川磊落。五岳巍峨,四瀆騰波”,寥寥數(shù)語,便勾勒出大地山河的壯闊氣勢,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自然之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