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欲立功者,必審于己。
-
解析:在強調(diào)時機重要性之后,筆鋒一轉(zhuǎn),指出想要建立功勛的人,必須要對自己有清晰的審視。引出下文關(guān)于賢才自身應具備條件的論述,說明僅有外在時機還不夠,賢才自身也需有正確認知,為論述增添全面性。
24。
若智不周務,而強欲為之,猶無楫而欲濟于川,無銜而欲御于馬,其不陷溺顛仆者,鮮矣。
-
解析:通過比喻說明自我審視的重要性,如果一個人的智謀不足以周全地處理事務,卻勉強想要去建立功勛,就如同沒有船槳卻想要渡過河流,沒有馬嚼子卻想要駕馭馬匹,這樣的情況下,不陷入困境、不跌倒失敗的,是很少見的。生動形象地闡述了賢才自身能力與建功立業(yè)之間的關(guān)系,強調(diào)了賢才需具備與目標相匹配的能力,否則難以成功。
25。
故君子欲立大功于世,必審時度勢,量己而行。
-
解析:總結(jié)前文,得出結(jié)論,所以君子若想要在世上建立大功,一定要仔細觀察并分析時勢的發(fā)展變化,同時要衡量自己的能力,然后再采取行動。此句全面概括了文章的核心觀點,即賢才建功立業(yè)既需要把握時機,又要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二者缺一不可。
26。
若時之未至,藏器于身,以俟其動;若時既至,奮身而起,以成其功。
-
解析:進一步闡述審時度勢、量己而行的具體做法,如果時機還沒有到來,就把自己的才能隱藏起來,等待時機行動;如果時機已經(jīng)成熟,就要奮勇而起,抓住機會成就自己的功業(yè)。為賢才提供了具體的行動指南,使文章的論述更具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27。
如此,則可以保其名節(jié),而建不朽之業(yè)矣。
-
解析:最后說明按照上述做法行事的結(jié)果,這樣的話,賢才就能夠保全自己的名節(jié),并且建立不朽的功業(yè)。再次強調(diào)正確把握時機與自身能力的關(guān)系對于賢才實現(xiàn)抱負的重要性,收束全文,使文章主旨得以強化和升華。
……
句譯:
1。
夫賢人君子將立天下之功,成天下之名,非遇其時,未易可也。
那些賢能有才德的君子,想要建立天下的功業(yè),成就天下的美名,如果沒有遇到合適的時機,是不容易做到的。
2。
每觀前代立功之士,皆有恰逢其會之遇。
每每觀察前代建立功勛的人,都有恰好碰上合適時機的際遇。
3。
且夫賢俊之臣,國之基也;明哲之君,國之楨也。
賢能杰出的臣子,是國家的根基;明智聰慧的君主,是國家的支柱。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