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代表作有《秋風辭》、《瓠子歌二首》、《天馬歌》、《西極天馬歌》、《李夫人歌》《思奉車子侯歌》等。
秋風辭
劉徹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鳴兮發(fā)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
全文賞析:
《秋風辭》是漢武帝劉徹在晚年巡游河東,泛舟汾河時所作。全詩融情于景,因景生情,意境優(yōu)美,情感真摯,展現(xiàn)了一代帝王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
1
開篇寫景,奠定基調(diào)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描繪出一幅典型的秋日景象。秋風乍起,白云飄蕩,草木枯黃凋零,大雁南飛。詩人通過對秋風、白云、草木、歸雁等自然意象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壯闊而略帶蕭瑟的氛圍,為全詩奠定了情感基調(diào),暗示著時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
2
即景抒情,思念佳人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在這秋意濃濃的時節(jié),蘭花與菊花盛開,散發(fā)著迷人的芬芳。詩人由眼前美好的景色聯(lián)想到心中思念的佳人,借景抒情,表達了對佳人深深的眷戀之情。這里的“佳人”既可以理解為詩人所鐘情的女子,也可寬泛地理解為一切美好的事物,這種情感的表達使詩歌具有了更豐富的內(nèi)涵。
3
描繪行樂,樂極生悲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fā)棹歌”,描繪了詩人在汾河上泛舟游樂的場景。樓船在河中行駛,激起白色的波浪,船上簫鼓齊鳴,船夫們唱起歡快的棹歌,展現(xiàn)出一派歡樂熱鬧的景象。然而,詩人筆鋒一轉(zhuǎn),“歡樂極兮哀情多”,在歡樂達到時,悲傷之情卻油然而生。這種樂與哀的強烈對比,深刻地反映出詩人內(nèi)心的復雜情感,也體現(xiàn)了人生的無常。
4
感慨時光,嘆老傷懷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詩人在歡樂與悲傷的交織中,不禁感慨少壯年華轉(zhuǎn)瞬即逝,面對衰老的來臨,卻又無可奈何。這一句直抒胸臆,將詩人對時光流逝、生命短暫的感慨推向高潮,表達出一種深沉的生命意識和對人生的思考。整首詩以樂景寫哀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展現(xiàn)了漢武帝作為一代帝王,在面對自然美景、人生歡樂與時光流逝時的復雜情感,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