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其二
棗據
朝游游層城,夕息旋直廬。
迅雷中宵激,驚電光夜舒。
玄云拖朱閣,振風薄綺疏。
豐注溢修溜,潢潦浸階除。
停陰結不解,通衢化為渠。
沉稼湮梁潁,流民溯荊徐。
眷言念桑梓,悲恨結心紆。
……
賞析:
棗據的《雜詩·其二》以細膩筆觸描繪了一場雷雨及其引發(fā)的后果,通過自然景象的變化反映社會現實,表達詩人對民生的關切,具有獨特藝術魅力。
一、主題思想
1。
展現自然災難與社會影響:詩歌開篇描述詩人日常,隨后筆鋒轉向半夜突發(fā)的雷雨。“迅雷中宵激,驚電光夜舒”生動展現雷雨的迅猛。接著描繪雷雨肆虐場景,“玄云拖朱閣,振風薄綺疏。豐注溢修溜,潢潦浸階除”,烏云狂風、大雨積水,營造壓抑氛圍?!巴j幗Y不解,通衢化為渠”表明惡劣天氣持續(xù),城市道路成渠。“沉稼湮梁潁,流民溯荊徐”揭示災難對農業(yè)和百姓生活的重創(chuàng),莊稼被淹,百姓流離失所,深刻反映自然災難給社會帶來的嚴重影響。
2。
抒發(fā)對家鄉(xiāng)及百姓的深切關懷:“眷言念桑梓,悲恨結心紆”,詩人目睹災難慘狀,不禁思念家鄉(xiāng),擔憂家鄉(xiāng)是否同樣受災,對百姓遭受苦難滿懷悲憫與無奈,這份情感貫穿全詩,體現詩人對民生的高度關注和深沉的人文關懷。
二、藝術特色
1。
層次分明的描寫結構:詩歌結構清晰,先寫日常引出雷雨,再從不同角度描繪雷雨景象,由天空的云、風、電到地面的積水,接著描述積水對城市和鄉(xiāng)村的影響,最后抒發(fā)情感。層層遞進,有條不紊地展現事件發(fā)展與詩人情感變化,使讀者逐步深入感受詩歌情境。
2。
生動形象的描寫手法:詩人善用多種描寫手法。“迅雷中宵激,驚電光夜舒”從視聽角度,以“激”“舒”生動表現雷雨突然與猛烈。“玄云拖朱閣,振風薄綺疏”中,“拖”“薄”賦予云、風動態(tài),營造壓抑氛圍。“豐注溢修溜,潢潦浸階除”用細節(jié)描寫,“溢”“浸”具體呈現積水泛濫,增強畫面感與感染力。
3。
借景抒情的巧妙運用:詩人借雷雨及災難之景,自然抒發(fā)對家鄉(xiāng)和百姓的關切之情。景與情緊密結合,景為情設,情因景生。惡劣天氣與災難場景烘托詩人內心悲恨,詩人情感又加深讀者對災難嚴重性的體會,使詩歌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
解析:
1。
朝游游層城,夕息旋直廬。
-
解析:此句描述詩人一天的活動軌跡。“朝游”點明時間是早晨,“層城”原指神話中昆侖山的高城,這里借指高大巍峨的都城。詩人清晨在都城內四處游走,或許是履行公務、處理事務,又或許只是在城中感受其繁華與秩序?!跋οⅰ北砻鲿r間到了晚上,“旋”有返回之意,“直廬”指官員在官署中值班居住的屋子。晚上詩人回到值班的官署休息。這兩句以平實的語言勾勒出詩人規(guī)律的日常官場生活,看似平淡,卻為后文突如其來的雷雨場景提供了一種平靜的背景鋪墊,形成強烈的動靜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