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從來將千載,未復見斯賢。
-
解析:“從來將千載”點明時間跨度,從顏回所處時代至今,已經(jīng)過去將近千年?!拔磸鸵娝官t”表達詩人深深的感慨,在這漫長的歲月里,再也沒有出現(xiàn)像顏回這樣能夠堅守安貧樂道精神的賢德之人。這不僅是對顏回的高度贊譽和懷念,同時也反映出詩人所處時代這種高尚品質(zhì)的稀缺,引發(fā)對當下社會風氣和人們價值取向變化的思考,暗示在現(xiàn)實中堅守純粹精神追求的艱難。
5
朝與仁義生,夕死復何求。
-
解析:此句化用《論語》中“朝聞道,夕死可矣”,表達了詩人對仁義道德的極度推崇和執(zhí)著追求?!俺c仁義生”表明詩人希望能時刻與仁義相伴,將仁義融入到生命的每一刻,視仁義為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跋λ缽秃吻蟆睆娬{(diào)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即便生命在傍晚終結(jié),也毫無遺憾,體現(xiàn)出詩人將精神層面的仁義追求置于生命之上,認為只要實現(xiàn)了這種高尚的精神追求,生命便具有了完整的意義,突出了精神追求對于詩人的至高無上性。
6
世路廓悠悠,楊朱所以止。
-
解析:“世路廓悠悠”描繪出世間道路遼闊、漫長且充滿不確定性的特點?!袄斌w現(xiàn)道路的廣闊,“悠悠”則強調(diào)其漫長與悠遠。楊朱在面對岔路時,因感慨人生選擇的復雜和難以抉擇而哭泣止步,這便是“楊朱所以止”的典故由來。詩人借此典故,以楊朱的迷茫來象征世人在紛繁復雜的世俗生活中,面對眾多的選擇和誘惑時,容易迷失方向,陷入對功名利祿等世俗目標的盲目追逐,不知何去何從,揭示了世俗生活中人們面臨的困境與精神迷茫,與前文顏回堅守精神追求形成鮮明對比。
7
雖無揮金事,濁酒聊可恃。
-
解析:“雖無揮金事”表明詩人沒有富貴之人那種揮金如土的奢華生活,坦然承認自己生活并不富裕,沒有參與世俗的物質(zhì)追逐。“濁酒聊可恃”中,“濁酒”象征著一種簡單、質(zhì)樸的生活方式,詩人表示雖然生活平淡,但有這濁酒便可依托。體現(xiàn)詩人安于淡泊的生活,以酒為伴,享受內(nèi)心的寧靜與自由,從平凡的生活中尋找生命的樂趣和意義,表達了詩人對歸隱生活的滿足與堅守,不被世俗的繁華所迷惑,堅守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
……
句譯:
1
顏生屢空,瓢飲屢闐。
顏回常常生活貧困一無所有,卻總是以瓢飲水內(nèi)心自足。
2
豈不實苦,有以自寧。
這樣的生活難道不實在困苦嗎?但他因有所堅守內(nèi)心安寧。
3
豈無富人術(shù)?使之非所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