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失屈伸之宜,時或然也。
-
解析:承認有時可能會失去屈伸的適宜時機,但認為這是時運所致。體現(xiàn)出一種對時運的坦然接受,表明隱居者明白個人的境遇受到時運影響,即使暫時不被理解或重用,也不會抱怨,而是以平和的心態(tài)看待,進一步突出其豁達、超脫的人生態(tài)度。
66。
且夫辯所從于居易之時,堅直操于利仁之世,而猶褊淺選懦者之所不為。
-
解析:指出在平安之時辨別所應遵循的方向,在追求利益的時代堅守正直的操守,這尚且是狹隘淺薄、怯懦之人所不愿做的。通過與狹隘淺薄之人的對比,強調自己堅守原則的不易和高尚,說明自己在面對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時,選擇堅守正道,不隨波逐流,體現(xiàn)隱居者對道德和原則的堅守。
67。
況乎積德累仁,文以禮樂,仗義依仁,約以四教。
-
解析:進一步闡述自己遵循的道德準則,積累仁德,用禮樂加以修飾,秉持正義,依照仁愛,用文、行、忠、信四教來約束自己,表明自己不僅追求個人的精神境界提升,還遵循儒家的道德規(guī)范,強調自己的隱居生活是在高尚道德準則指導下的選擇,體現(xiàn)隱居者對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視。
68。
奉先王之訓,總圣賢之謨。
-
解析:表明自己奉守先王的訓誡,總括圣賢的謀略,體現(xiàn)對傳統(tǒng)圣賢智慧的尊重和繼承,說明自己的行為和選擇并非盲目,而是有深厚的文化和道德根基,為自己的隱居觀點提供歷史和文化依據(jù),增強觀點的說服力。
69。
固將南面以師友處之,北面以臣主用之。
-
解析:說明自己即使選擇隱居,也具有為師為友、為臣為主的才能和品德,若有合適時機,既可以成為君主的師友,給予指導和建議,也能以臣子身份為君主效力,體現(xiàn)隱居者并非毫無作為,而是有著豐富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隨時準備為社會做出貢獻,只是等待合適的時機。
70。
使言必有用,術必有改。
-
解析:強調自己若出仕,必定要讓言論有實際用處,策略能改變現(xiàn)狀,體現(xiàn)隱居者對自身能力的自信和對出仕的謹慎態(tài)度,不輕易出仕,一旦出仕就要有所作為,為社會帶來積極的改變,這也是對自己隱居與出仕觀點的進一步完善,表明隱居并非逃避責任,而是為了更好地準備和等待。
71。
吾將抗志顯高,遂終于斯。
-
解析:表明自己將堅守志向,彰顯高潔,最終堅持這種生活方式。再次強調自己對隱居選擇的堅定決心,突出對自身志向和道德追求的執(zhí)著,不被外界因素干擾,體現(xiàn)隱居者堅守自我、追求高尚精神境界的品質。
72。
此吾所以于今而不遷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