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居釋
束皙
束皙閑居,門人并侍。方下帷深譚,隱幾而咍。含毫散藻,考撰同異。在側者進而問之曰:“蓋聞道尚變通,達者無窮。世亂則救其紛,時泰則扶其隆。振天維以贊百務,熙帝載而鼓皇風。生則率土樂其存,死則宇內哀其終。是以君子屈己伸道,不恥干時。上國有不索何獲之言,《周易》著躍以求進之辭。莘老負金鉉以陳烹割之說,齊客當康衢而詠《白水》之詩。今先生耽道修藝,嶷然山峙,潛朗通微,洽覽深識。夜兼忘寐,晝遺餐食。曠年累稔,不墮其志。鱗翼成而愈伏,術業(yè)優(yōu)而不試。乃欲闔櫝辭價,泥蟠深處,永戢琳瑯之耀,匿首窮鱗之渚,當唐年而慕長沮,邦有道而反甯武。識彼迷此,愚竊不取。若乃士以援登,進必待求,附勢之黨橫擢,則林藪之彥不抽,丹墀步紈袴之童,東野遺白顛之叟。盍亦因子都而事博陸,憑鹢首以涉洪流,蹈翠云以駭逸龍,振光耀以驚沉鯈。徒屈蟠于陷井,眄天路而不游,學既積而身困,夫何為乎秘丘?且歲不我與,時若奔駟,有來無反,難得易失。先生不知盱豫之讖悔,方俟河清乎未極。愿先生勉之也。”
束皙曰:“居!吾將導爾以君子之道,諭爾以出處之事。爾其明受余訊,謹聽余志。昔元一既啟,兩儀肇立,蓋聞在昔,鴻荒樸略。太素流其玄黃,乾坤運其消息。羲皇據(jù)龍圖而御世,有虞乘鳳扆以臨民。大庭希其玄風,高陽韜其遠津。當鴻荒之靡寧,肇舉賢而濟難。逮斗精之南夢,亦號泣而事斷。若乃陶唐德隆,二帝高遜,可謂任賢使能,而天下大訓。故伊尹起于有莘,呂望出于渭濱,六經既著,八體以陳,此乃生以立功,身沒而名存者也。及于中古,德教淪胥,王綱弛頓,大運顛驅。戰(zhàn)國紛擾,英雄陸離。烏聚獸散,龍戰(zhàn)虎爭。游說之徒,風颮電激。蘇秦、張儀,智周天下,磨牙舌,播唇吻,生則上凌君上,死則下欺群物,內以大其聲華,外以結其朋黨,上以回人主之心,下以炫百姓之聽,卒而田饒奔燕,范雎入秦,或折脅以要寵,或漆身以避患,是以圣哲先識,獨鑒機玄,寄祿取容,不矯不諼。中世之臣,危而能安,禍而能全,豈不由斯道者歟?且吾聞之,求榮者身弊,索隱者無悶。故管子曰:‘君子使物,不為物使。’憂哉!嵇生體道,無悶自求。刳精以辯物,苦身以循跡。志勵秋霜,心貞昆玉。亭亭高厲,不雜風塵。棲遲衡門之下,和輯琴書以自娛。棄神州而宅九夷,背帝都而即邊隅。遁時龍隱,垂釣川湄。絕景拔跡,修德就閑。操無為之化,游無窮之原。不慮不營,無喜無慍。彼眾我獨,人皆我非。宴然沈浮,弗屑不顧。往者陸子優(yōu)游,新語以興;董生下帷,發(fā)藻儒林;楊雄覃思,《法言》《太玄》;王肅詠歌,《圣證》是崇:皆是術也。
“今吾幸遭有道之世,將繩墨乎天人之際,求殊涂而同歸,尋百慮而一致,故能心恬澹于守高,意無為于持滿。飲河既足,安用洪流?巢林一枝,豈慕大廈?俯以之蟄,仰以之翔,俯以之游,仰以之望。動而可踐,靜而可象。蓋君子藏器以有待,祓身以獨善。尊之則為將,卑之則為賓。抗之則在青云之上,抑之則在深泉之下。用之則為虎,不用則為鼠。雖失屈伸之宜,時或然也。
“且夫辯所從于居易之時,堅直操于利仁之世,而猶褊淺選懦者之所不為。況乎積德累仁,文以禮樂,仗義依仁,約以四教。奉先王之訓,總圣賢之謨。固將南面以師友處之,北面以臣主用之。使言必有用,術必有改。吾將抗志顯高,遂終于斯。此吾所以于今而不遷也。”
……
賞析:
《玄居釋》是束皙以主客問答形式創(chuàng)作的作品,借探討出仕與隱居的問題,展現(xiàn)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價值觀以及對社會現(xiàn)實的思考,具有豐富思想內涵與獨特藝術特色。
一、思想內容
1。
對出仕與隱居的思考
-
出仕觀念:門人認為君子應“屈己伸道,不恥干時”,順應時勢,積極出仕,如伊尹、呂望、蘇秦、張儀等,在不同時代通過自身才能獲取功名、施展抱負,推動社會發(fā)展,這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儒家積極入世,通過個人努力改變社會、實現(xiàn)價值的觀念。
-
隱居主張:束皙則強調在有道之世,應“心恬澹于守高,意無為于持滿”,選擇隱居。他認為追求榮華易“身弊”,而探索隱微之道能“無悶”。如嵇康“體道”“修德就閑”,陸賈、董仲舒、揚雄、王肅等通過著書立說實現(xiàn)自身價值。束皙主張君子“藏器以有待,祓身以獨善”,在時機不成熟時,修身養(yǎng)性,等待合適時機,這種思想融合道家無為與儒家獨善其身的理念。
2。
對不同時代政治與士人的評判
-
上古與中古對比:束皙將上古描繪為德治昌明、任賢使能的理想時代,如羲皇、有虞、陶唐時期,賢能之士能施展才華,實現(xiàn)立功揚名。而中古“德教淪胥,王綱弛頓”,戰(zhàn)國紛爭,士人行為功利且不擇手段,如蘇秦、張儀之流,雖智謀出眾,卻為求名利不擇手段,作者對此持批判態(tài)度。
-
對當下的影射:文中對攀附權勢者得勢、山林才俊被埋沒的現(xiàn)象描述,如“附勢之黨橫擢,則林藪之彥不抽”,影射當時社會選拔人才的不公,權貴當?shù)?,真正有才能的人難以出頭,表達對社會現(xiàn)實的不滿。
3。
堅守自我的人生態(tài)度:束皙表示在有道之世,將遵循君子之道,堅守自身志向。他“抗志顯高”,追求內心的高潔與志向的堅守,不隨波逐流。這種態(tài)度體現(xiàn)對自身價值觀的篤定,不被外界的名利誘惑與社會亂象所左右,追求一種獨立、高尚的精神境界。
二、藝術特色
1。
主客問答,層次分明:采用主客問答結構,使文章層次清晰,邏輯嚴謹。門人的提問引出出仕與隱居的話題,闡述積極出仕觀點并對束皙隱居提出質疑,為下文束皙的回應做鋪墊。束皙的回答系統(tǒng)闡述自己對出仕與隱居的看法、對不同時代的評判及堅守自我的決心,層層遞進,深入探討主題,使讀者清晰把握作者思路與觀點。
2。
用典豐富,增強說服力:文中大量運用典故,如伊尹、呂望、蘇秦、張儀、嵇康、陸賈、董仲舒、揚雄、王肅等歷史人物的事跡。這些典故不僅豐富文章內容,還通過具體事例支撐作者觀點,增強說服力。如以伊尹、呂望的成功出仕論證積極入世可立功揚名,用蘇秦、張儀的行為揭示功利出仕的弊端,借嵇康等人說明隱居亦可實現(xiàn)人生價值。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