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詩十六章·其五
潘岳
悠悠上天,曰父母且。
無罪無辜,亂如此憮。
昊天不吊,我王不寧。
群后颙颙,憂心如酲。
覽我家邦,既有顛覆。
沉憂孔疚,不可弭忘。
形影外求,寔云亡予。
蘊隆蟲蟲,群黎無辜。
方茂爾惡,相爾矛矣。
既夷既懌,如相酬矣。
……
賞析:
《關中詩十六章·其五》是潘岳《關中詩》系列中的重要部分,詩人以深沉而悲痛的筆觸,抒發(fā)了對國家動蕩、百姓受苦的憂思,展現(xiàn)出對時局的深刻洞察與無奈。此詩圍繞對上天的質問、國家的困境、自身的憂懼以及各方矛盾等方面展開,情感真摯且強烈。
一、主題思想
1
對上天不公的質問與怨懟:開篇“悠悠上天,曰父母且。無罪無辜,亂如此憮”,詩人將上天比作父母,本應庇佑眾生,然而如今百姓無罪卻深陷禍亂,表達出對上天不公的強烈質問?!瓣惶觳坏?,我王不寧”進一步強化這種情緒,指責上天不憐憫,致使國君不得安寧,體現(xiàn)詩人對上天在國家危難時刻未施援手的怨懟,反映出古人在面對無法解釋的苦難時,對天命的質疑。
2
對國家命運的深切憂慮:“覽我家邦,既有顛覆。沉憂孔疚,不可弭忘”,詩人目睹國家面臨顛覆的危險,內(nèi)心充滿深深的憂慮與痛苦,且這種憂慮無法消除。這種對國家命運的高度關注,展現(xiàn)出詩人的家國情懷與責任感,表達對國家即將陷入絕境的痛心與無奈。
3
對自身孤獨無助的感慨:“形影外求,寔云亡予”描繪出詩人在困境中向外尋求援助,卻發(fā)現(xiàn)無人能助自己擺脫困境,深刻表達出其孤獨無助的心境。在國家危難面前,詩人不僅為國家命運擔憂,也深感個人力量的渺小與無力,增添了詩歌的悲劇色彩。
4
對各方矛盾的批判:“方茂爾惡,相爾矛矣。既夷既懌,如相酬矣”,生動刻畫了各方勢力之間的矛盾關系。當矛盾激化時,彼此怒目相向,如同持矛相對;而矛盾緩和時,又表現(xiàn)得如同相互酬答般友好。詩人借此批判各方勢力只顧自身利益,不顧國家大局,致使國家陷入混亂,揭示國家動蕩的內(nèi)部因素。
二、藝術特色
1
鮮明的情感表達:詩歌情感濃烈且直接,通過對上天的質問、對國家命運的憂慮、自身孤獨無助的感慨以及對各方矛盾的批判,毫不掩飾地抒發(fā)內(nèi)心的悲痛、無奈與憤怒。這種強烈的情感表達,極易引發(fā)讀者共鳴,使讀者深刻感受到詩人所處時代的艱難與詩人內(nèi)心的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