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層寓意:詩人以這個典故,表達了知音難覓的感慨。盡管詩人在精神境界上有獨特的追求,但卻找不到能與之深入交流、分享感悟的人。這種感慨使詩歌在超脫、悠然的氛圍中,增添了一絲孤獨與惆悵,深化了詩歌的情感內涵。
……
句譯:
息徒蘭圃,秣馬華山
譯:讓隨行的人在長滿蘭草的園圃休息,在鮮花盛開的山下喂飽馬匹。
流磻平皋,垂綸長川
譯:在平坦的水濱用系著石塊的絲繩弋射飛鳥,在長長的河流邊持竿垂釣。
目送歸鴻,手揮五弦
譯:目光追隨著南歸的大雁遠去,同時用手輕撫著五弦琴。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譯:俯仰之間都能悠然自得,讓自己的心靈在深奧的玄理中盡情遨游。
嘉彼釣叟,得魚忘筌
譯:贊賞那釣魚的老者,釣得魚兒后便忘了捕魚的竹簍。
郢人逝矣,誰與盡言?
譯:郢都那位(能與石匠默契配合的)知音已經(jīng)逝去,又還有誰能與我盡情傾談呢?
……
全譯:
在那蘭草叢生的圃地,讓同伴稍作休憩,于爛漫山花的山下,精心喂飽馬兒。
在平坦的水畔,拋出系石之繩弋射飛鳥,在悠長的河邊,垂下釣絲靜靜等候魚兒上鉤。
目光追隨著南歸的大雁漸漸遠去,手中輕撫五弦琴,任音符流淌。
俯仰之間,皆是悠然自得的愜意,心靈在玄妙的哲理中肆意遨游。
我贊賞那垂釣的老者,釣得魚兒后,便忘卻了捕魚的工具。
可惜啊,郢都的知音已遠去,如今還有誰能與我傾心暢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