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女休行
傅玄
龐氏有烈婦,義聲馳雍涼。
父母家有重怨,仇人暴且強。
雖有男兄弟,志弱不能當。
烈女念此痛,丹心為寸傷。
外若無意者,內潛思無方。
白日入都市,怨家如平常。
匿劍藏白刃,一奮尋身僵。
身首為之異處,伏尸列肆旁。
肉與土合成泥,灑血濺飛梁。
猛氣上干云霓,仇黨失守為披攘。
一市稱稱善,觀者收淚并慨慷。
百男何當益,不如一女良。
烈女直造縣門,云父不幸遭禍殃。
今仇身以分裂,雖死情益揚。
殺人當伏法,義不茍活隳舊章。
縣令解印綬,令我傷心不忍聽。
刑部垂頭塞耳,令我吏舉不能成。
烈著希代之績,義立無窮之名。
夫家同受其祚,子子孫孫咸享其榮。
今我作歌詠高風,激揚壯發(fā)悲且清。
……
賞析:
《秦女休行》是傅玄創(chuàng)作的一首敘事詩,以其激昂的情感、生動的描寫和深刻的主題,展現(xiàn)了古代烈女的英勇形象與高尚氣節(jié),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一、主題思想
1。
對俠義精神與正義的歌頌:詩歌圍繞龐氏烈婦為父報仇的事跡展開,核心在于歌頌她的俠義行為和堅守正義的精神。在面對“仇人暴且強”,家中男兄弟“志弱不能當”的困境時,烈婦挺身而出,以非凡的勇氣和決心手刃仇人。她的行為雖觸犯法律,但動機是為父雪恨、伸張正義,這種為了正義不惜犧牲自我的精神,反映了古代社會對俠義之舉的高度推崇,詩人通過詩歌表達了對這種精神的贊美與弘揚。
2。
對傳統(tǒng)價值觀的彰顯:詩中體現(xiàn)了古代社會多種重要的傳統(tǒng)價值觀。“義聲馳雍涼”突出了烈婦的“義”,她為父報仇符合當時人們對孝道和家族責任的認知,盡到了子女應有的義務。同時,烈婦在報仇后主動投案自首,稱“殺人當伏法,義不茍活隳舊章”,又展現(xiàn)出對法律和社會秩序的尊重,表明她的行為并非肆意妄為,而是在堅守正義的同時遵循一定的道德規(guī)范,體現(xiàn)了古代社會對道德與法律平衡的追求。
二、藝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