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著作八公山詩
謝朓
二別阻漢坻,雙崤望河澳。
茲嶺復漓岏,分區(qū)奠淮服。
東限瑯琊臺,西距孟諸陸。
阡眠起雜樹,檀欒蔭修竹。
日隱澗疑空,云聚岫如復。
出沒眺樓雉,遠近送春目。
戎州昔亂華,素景淪伊谷。
阽危賴宗袞,微管寄明牧。
長蛇固能翦,奔鯨自此曝。
道峻芳塵流,業(yè)遙年運倏。
平生仰令圖,吁嗟命不淑。
浩蕩別親知,連翩戒征軸。
再遠館娃宮,兩去河陽谷。
風煙四時犯,霜雨朝夜沐。
春秀良已凋,秋場庶能筑。
……
賞析:
《和王著作融八公山詩》是謝朓和王融之作,借八公山這一獨特地理與歷史地標,融合寫景、敘事與抒情,展現(xiàn)詩人對歷史興衰的深刻思考以及自身命運的喟嘆。
一、開篇描繪八公山形勝
“二別阻漢坻,雙崤望河澳。茲嶺復漓岏,分區(qū)奠淮服”,起筆不凡,以“二別”“雙崤”這類著名山川作比,襯托八公山的巍峨。“茲嶺復漓岏”直接描繪八公山高聳險峻之態(tài),“分區(qū)奠淮服”表明其作為戰(zhàn)略要地,奠定淮南地區(qū)格局,凸顯地理重要性,為下文歷史敘事埋下伏筆,宏大的地理描寫營造出壯闊的氛圍。
二、細膩勾勒自然景致
“東限瑯琊臺,西距孟諸陸。阡眠起雜樹,檀欒蔭修竹。日隱澗疑空,云聚岫如復。出沒眺樓雉,遠近送春目”,從宏觀地理轉(zhuǎn)入細膩自然描寫?!皷|限”“西距”界定八公山范圍,展現(xiàn)其廣袤。“阡眠起雜樹,檀欒蔭修竹”,以樹木叢生、翠竹成蔭描繪生機盎然之景;“日隱澗疑空,云聚岫如復”,捕捉光影云氣變化,日隱澗空,云聚山復,畫面富有層次感與動態(tài)美?!俺鰶]眺樓雉,遠近送春目”,從山中眺望,樓雉若隱若現(xiàn),遠近春色盡收眼底,借景抒情,為后文感慨鋪墊。
三、回溯歷史興衰
“戎州昔亂華,素景淪伊谷。阽危賴宗袞,微管寄明牧。長蛇固能翦,奔鯨自此曝。道峻芳塵流,業(yè)遙年運倏”,詩人回溯西晉末年歷史,“戎州亂華”“素景淪伊谷”指少數(shù)民族入侵,西晉覆滅,中原淪陷?!摆缥Y囎谛?,微管寄明牧”,強調(diào)關(guān)鍵時刻,謝安等賢才力挽狂瀾,拯救東晉于危難。“長蛇”“奔鯨”比喻叛軍,被成功翦除,凸顯東晉將領(lǐng)功績?!暗谰級m流,業(yè)遙年運倏”,盛贊先輩道德崇高、功業(yè)流傳,但歲月匆匆,繁華不再,引發(fā)對歷史變遷的深沉感慨。
四、抒發(fā)個人命運感慨
“平生仰令圖,吁嗟命不淑。浩蕩別親知,連翩戒征軸。再遠館娃宮,兩去河陽谷。風煙四時犯,霜雨朝夜沐。春秀良已凋,秋場庶能筑”,由歷史轉(zhuǎn)入個人命運。詩人仰慕先輩功績,無奈命運不佳。“浩蕩別親知”寫遠離親友的孤獨,“再遠”“兩去”強調(diào)輾轉(zhuǎn)奔波?!帮L煙”“霜雨”描繪旅途艱辛,“春秀良已凋,秋場庶能筑”,以季節(jié)變化象征人生起伏,雖青春流逝,但仍期待有所建樹,表達復雜而堅韌的情感。
五、藝術(sh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