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目有極覽,游情無近尋。聞道雖已積,年力互頹侵。探己謝丹黻,感事懷長林”,詩人由景及情,表達極目遠眺、游興悠長的感受。雖積累學識,卻感慨年衰力減。反思自身,決定拒絕仕途,向往山林歸隱。在應詔詩的框架內(nèi),詩人巧妙地融入個人真實的情感與人生追求,使詩歌在應制的莊重中不失自我的真誠。
這首詩整體風格莊重典雅,兼具應詔詩的頌圣功能與詩人個人情志的抒發(fā),體現(xiàn)出范曄深厚的文學功底與獨特的創(chuàng)作匠心。
……
解析:
1。
崇盛歸朝闕,虛寂在川岑。
-
解析:此句開宗明義,構(gòu)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方向。
“崇盛”代表著追求榮華富貴、功成名就,這類人會投身朝廷,以在政治舞臺上施展抱負、獲取尊榮;“虛寂”象征著向往清凈無為、遠離塵世喧囂,這類人往往選擇歸隱山川林泉,享受內(nèi)心的寧靜淡泊。這不僅為全詩奠定了探討人生選擇的基調(diào),也反映出詩人對不同生活方式的思考。
2。
山梁協(xié)孔性,黃屋非堯心。
-
解析:運用兩個典故表意。“山梁協(xié)孔性”,化用《論語·鄉(xiāng)黨》中孔子見山梁雌雉時“時哉!時哉!”的感慨,表明人應順應時勢,積極入世,像孔子一樣,抓住時機有所作為。
“黃屋非堯心”,“黃屋”指代帝王所居的車輿,這里以堯無意于帝王之位,表明君主不應僅僅貪戀權(quán)位,而要有更高的情懷與追求,也從側(cè)面體現(xiàn)出詩人對理想君主品德的一種期望。此句通過典故,既委婉地對帝王有所勸誡,又展現(xiàn)出詩人自身對政治與人生的見解。
3。
軒駕時未肅,文囿降照臨。
-
解析:“軒駕”指皇帝的車駕,“時未肅”描繪出皇帝此次出行并未大張旗鼓、嚴格戒嚴,顯示出一種較為隨和、親民的姿態(tài)。
“文囿”指代樂游苑,皇帝降臨樂游苑,“降照臨”帶有一種自上而下的恩澤意味,表現(xiàn)出皇帝對樂游苑以及在此的眾人的眷顧,傳達出皇恩浩蕩,同時也為后文描繪皇帝出行的盛大場面及苑中景色做鋪墊。
4。
流云起行蓋,晨風引鑾音。
-
解析:這兩句生動地刻畫了皇帝出行的壯觀場景。“流云起行蓋”,形容皇帝車駕的華蓋高聳,仿佛與流云相接,極言其車駕的高大、華麗與威嚴,給人以氣勢恢宏之感。
“晨風引鑾音”,清晨的微風中傳來車駕上鑾鈴的聲音,以聲襯靜,更增添了出行隊伍的莊嚴肅穆,同時也營造出一種悠揚的氛圍,將皇家出行的氣派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5。
原薄信平蔚,臺澗備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