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
解析:此句化用李白《俠客行》詩句,生動地刻畫了一位武藝高強、英勇無畏的俠客形象。“十步殺一人”描繪出俠客武藝精湛,在短距離內就能輕易取人性命,展示其高超的殺人技藝?!扒Ю锊涣粜小眲t強調俠客行動迅速,在千里行程中,無人能夠阻擋他的腳步,突出其行動的敏捷和不可阻擋之勢,體現出一種豪邁、灑脫的英雄氣概。
7。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
解析:承接上句,描繪俠客完成使命后的行為。“事了”表明事情已經辦妥,“拂衣去”生動地展現出俠客事成后輕輕拂袖,瀟灑離去的姿態(tài),體現出一種超脫、淡然的態(tài)度?!吧畈厣砼c名”表示俠客不貪戀功名利祿,將自己的身份和名聲都深深隱藏起來,不為人知。這兩句突出了俠客不慕虛榮、超脫世俗的高尚境界,表達了對這種俠義精神和人生境界的向往與贊美。
8。
孟嘗習狡兔,三窟賴馮諼。
-
解析:運用了孟嘗君與馮諼的著名典故。戰(zhàn)國時期,孟嘗君門下食客馮諼為他出謀劃策,營造了“狡兔三窟”。“習狡兔”指效仿狡兔多筑巢穴以自保,“三窟賴馮諼”明確指出孟嘗君得以擁有這三個安身之處,全依賴馮諼的智謀。此句通過典故,說明智謀之士能夠憑借巧妙的策略幫助他人成就事業(yè)、保全自身,體現出謀略和智慧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也從側面反映出一種在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謀求生存與發(fā)展的方式。
9。
信陵奪兵符,救趙意昂軒。
-
解析:講述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歷史故事。秦國圍攻趙國,信陵君為救趙國,聽從侯嬴之計,竊取兵符,奪取魏國兵權,成功擊退秦軍。“奪兵符”描述了信陵君獲取兵權的關鍵行動,“救趙”點明目的,“意昂軒”形容信陵君在實施這一義舉時意氣風發(fā)、氣宇軒昂的神態(tài)。此句通過這一典故,展現了信陵君的果敢、正義以及他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的英雄氣概,同時也強調了勇氣和智慧在歷史事件中的重要作用。
10。
賓客競攀附,賢豪自相存。
-
解析:承接上文孟嘗君和信陵君的典故。孟嘗君和信陵君禮賢下士,廣納人才,所以“賓客競攀附”,眾多賓客競相歸附他們,體現出賢能之人對禮賢下士者的向往和追隨?!百t豪自相存”表示賢能豪杰之士相互依存,共同成就事業(yè),強調了人才匯聚、相互支持在成就大事過程中的重要性,也反映出當時社會重視人才、崇尚賢能的風氣。
11。
如何當世士,抵掌夸浮沉。
-
解析:“如何”表達出一種疑惑和感慨的語氣,“當世士”指當時社會上的一些人?!暗终啤毙稳萑嗽谡勗挄r情緒激動,拍著手掌,“夸浮沉”指這些人只是一味地夸夸其談,談論世事的興衰成敗,卻缺乏實際行動。此句批判了當時社會上一些只知高談闊論,卻沒有實際作為的人,與前文所贊揚的有智謀、有行動的人物形成鮮明對比。
12。
夢想騁良圖,隨風忽消散。
-
解析:進一步描述“當世士”的行為。他們心中雖有美好的夢想,想要施展宏偉的藍圖,即“夢想騁良圖”,然而這些夢想卻如同隨風飄散的煙霧一般,輕易地就消逝了,“隨風忽消散”。此句形象地揭示了這些人雖有理想,但因缺乏堅定的意志和實際行動,最終理想破滅,一事無成,再次強調對這種不切實際、空談誤事行為的批判。
13。
豈若當世士,唯利是圖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