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門詩
王融
豫北二山尚有移,河中一洲亦可為。
精誠必至霜塵下,意氣所感金石離。
有子合掌修名立,時王權發(fā)美譽垂。
昔來勤心少騫墮,何不努力出憂危。
勝幡法鼓縈且擊,智師道眾紛以馳。
有生無我儼既列,無明有我孰能窺。
……
賞析:
《努力門詩》是王融創(chuàng)作的一首富含勸勉與哲理的詩歌,通過多樣意象與深刻內(nèi)涵,激勵人們不懈奮進,并引導對生命哲理的思考。
一、勸勉主題:激發(fā)奮進,擺脫困境
1。
借典明志,強調(diào)人力可為:
“豫北二山尚有移,河中一洲亦可為”,借“愚公移山”典故,以豫北二山可移、河中一洲可變,展現(xiàn)人力無窮。強調(diào)只要有決心與毅力,看似艱難之事皆能成功,為全詩奠定勸勉基調(diào),激勵人們勇于面對困難,相信自身力量。
2。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精誠必至霜塵下,意氣所感金石離”,進一步闡述堅定信念與意志力量?!熬\必至”“意氣所感”表明專注與決心能引發(fā)超乎想象效果,霜塵落下、金石分離象征突破困境,鼓勵人們以赤誠之心、昂揚意氣面對挑戰(zhàn),勇往直前。
3。
個人修行與為政典范:“有子合掌修名立,時王權發(fā)美譽垂”,從個人與為政者角度展開。子弟合掌修行獲美名,體現(xiàn)個人通過努力可成就自我;君主適時用權得美譽,說明居高位者亦需努力施政。此句拓展勸勉范圍,涵蓋不同社會角色,強調(diào)各盡其責、努力進取。
4。
敦促奮進,擺脫憂危:“昔來勤心少騫墮,何不努力出憂?!?,直截勸誡?!拔魜怼睆娬{(diào)過往應勤奮,“少騫墮”警示避免懈怠,“出憂?!秉c明努力目的。此句言辭懇切,呼吁人們積極奮進,擺脫困境,突出努力對改變命運的重要性。
二、哲理內(nèi)涵:融合佛理,啟迪思考
1。
宗教意象,營造追求氛圍:“勝幡法鼓縈且擊,智師道眾紛以馳”,描繪宗教活動場景。勝幡飄揚、法鼓敲擊,營造莊嚴熱烈氛圍;智師引領道眾奔走,象征對宗教真理追求。借宗教場景,暗示人們對生命真諦、人生正道積極探尋,為哲理闡述鋪墊。
2。
“有我”與“無我”之思:“有生無我儼既列,無明有我孰能窺”,引入佛教“有我”與“無我”概念?!坝猩鸁o我”指出“無我”境界客觀存在,需人追求;“無明有我”批判在愚癡狀態(tài)執(zhí)著“有我”,難窺真理。此句引導人們超越自我局限,擺脫無明,追求更高智慧,深化詩歌哲理內(nèi)涵。
三、藝術特色:意象豐富,層次分明
1。
豐富意象,增強感染力:詩歌運用諸多意象,如豫北二山、河中一洲、霜塵、金石、勝幡法鼓等。自然意象展現(xiàn)堅韌力量,宗教意象增添神圣莊嚴,豐富內(nèi)容同時,增強藝術感染力與表現(xiàn)力,使抽象勸勉與哲理具形象化呈現(xiàn)。
2。
結構清晰,層次遞進:從借典強調(diào)人力,到闡述信念力量,再到不同角色勸勉,最后深入哲理思考,結構清晰,層次遞進。先激發(fā)奮進決心,再引導思考生命哲理,邏輯緊密,使讀者逐步領悟詩歌深意,實現(xiàn)勸勉與哲理傳達的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