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主題,強化情感:后兩句“十代闕州記,百祀絕方書”,詩人從歷史變遷進(jìn)一步深入到文化傳承的層面。以時間的漫長與文獻(xiàn)的斷絕相對比,強化了文化失落的主題,將詩人的感慨之情推向高潮,此為詩歌的第二層,深化了主題,使詩歌的內(nèi)涵更為豐富。
……
解析:
1。
悵焉訊舊老,茲前乃楚居
-
解析:“悵焉”一詞,鮮明且直接地展現(xiàn)出詩人內(nèi)心的惆悵情緒,為整首詩定下了基調(diào)。詩人帶著這樣的情緒,向當(dāng)?shù)啬晔乱迅摺⑹熘碌摹芭f老”打聽詢問。打聽的結(jié)果是得知眼前這片土地,往昔乃是楚國的居所。這里“茲前”明確了地點,指詩人所處之地。知曉此地曾為楚地,喚起了詩人對歷史的諸多遐想。楚國在歷史上曾有過輝煌的時期,然而如今時過境遷,繁華不再,這種古今對比,讓詩人的惆悵之情油然而生,不僅是對一個地方興衰的感慨,更是對歷史無情流逝的無奈。
2。
十代闕州記,百祀絕方書
-
解析:“十代”與“百祀”運用夸張的手法,極力強調(diào)時間跨度之長?!按焙汀办搿倍急硎緯r間概念,歷經(jīng)如此漫長的歲月,此地的“州記”卻已缺失,“州記”是記載州郡歷史、地理、風(fēng)土人情等方面的重要文獻(xiàn);“方書”同樣斷絕,“方書”通常包含地方特色的文化、技藝、傳說等各類資料。這些重要文獻(xiàn)的缺失斷絕,意味著這片土地的歷史文化難以完整呈現(xiàn),曾經(jīng)的過往漸漸被歲月掩埋。詩人通過這兩句,將歷史變遷所帶來的文化斷層之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進(jìn)一步深化了因歷史滄桑和文化消逝而產(chǎn)生的惋惜與悵惘之情。
……
句譯:
1。
悵焉訊舊老,茲前乃楚居:
滿懷惆悵地向當(dāng)?shù)乩先嗽儐?,才知道此地從前曾是楚國的屬地?/p>
2。
十代闕州記,百祀絕方書:
歷經(jīng)十代之久,州郡的記載已然缺失;時光跨越百年,地方的典籍也已斷絕。
……
全譯:
滿懷惆悵地向當(dāng)?shù)氐睦先嗽儐?,才知道此地以前曾是楚國的屬地?/p>
歷經(jīng)了十代之久,州郡的記載已經(jīng)缺失;時光過去百年,地方的典籍也已斷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