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俾”是使、讓的意思,“后生之庶士”指后世的眾多士子?!拌b”有借鑒、學習之意,“明德”即高尚的品德,“音翰”指代言論和文章。此句表明詩人希望后世的眾多讀書人能夠從古代賢人的事跡和思想中汲取智慧,借鑒高尚品德之人的言論和文章,以提升自身的品德修養(yǎng)和學識水平,強調(diào)了文化傳承和道德教育對后世的重要性,體現(xiàn)出詩人對后輩的殷切期望。
11。
惟山中兮寂寞,沉憂思兮無從
-
解析:此句描繪了詩人在山中的心境。“惟”加強語氣,突出“山中”這一特定環(huán)境。“寂寞”直接表達出詩人身處山中所感受到的孤獨與寂靜,這種寂靜不僅是環(huán)境的清幽,更是內(nèi)心的孤寂。“沉憂思”說明詩人內(nèi)心有著深沉的憂愁和思緒,“無從”則強調(diào)這些憂思無處排遣,無人傾訴,形象地刻畫了詩人在山中獨處時,被憂愁思緒所困擾卻又無法解脫的苦悶狀態(tài),為下文對山間景色及個人感悟的描述奠定了情感基調(diào)。
這章沒有結(jié)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12。
石紅青兮百疊,山濃淡兮萬重
-
解析:詩人開始描繪山中景色?!笆t青兮百疊”,細致地刻畫了山中石頭的顏色,呈現(xiàn)出紅青相間的色彩,并且層層疊疊,“百疊”形容其層數(shù)之多,展現(xiàn)出石頭紋理和色彩的豐富變化?!吧綕獾馊f重”描繪山巒的景象,遠處的山巒在光線和霧氣的作用下,呈現(xiàn)出濃淡不同的色調(diào),“萬重”極言山巒之多,連綿起伏,營造出一種雄渾壯闊又富有層次感的視覺效果,通過對山石和山巒的描寫,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斕、氣勢恢宏的山間畫卷。
13。
日下兮□□,月出兮銅峰
-
解析:此句雖有缺字,但整體描繪了山中日月交替的景象?!叭障隆奔刺柭湎?,“月出”表示月亮升起,一落一出,形成鮮明的時間轉(zhuǎn)換?!般~峰”可能指山峰在月光或日光下呈現(xiàn)出類似銅的色澤,或許是因山峰的巖石材質(zhì)、光線照射角度等因素所致。這種日月交替、山峰在不同光影下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又充滿變化的氛圍,體現(xiàn)出山中時光的流轉(zhuǎn)和自然景色的奇妙。
14。
竹色兮拂戶,水氣兮繞窗
-
解析:進一步描繪山中居所周圍的景致?!爸裆夥鲬簟?,翠竹的顏色清新翠綠,仿佛輕輕拂過門戶,給人一種靈動、清幽之感,展現(xiàn)出竹子的生機與活力,同時也暗示居所環(huán)境的寧靜雅致?!八畾赓饫@窗”,山間的水汽氤氳,環(huán)繞在窗戶周圍,營造出一種朦朧、濕潤的氛圍,增添了居所的清幽和靜謐,使整個畫面充滿詩意,讓人感受到一種與自然緊密相連的生活狀態(tài)。
15。
味哲人之遺珍,折片句兮忘老
-
解析:回到詩人自身的感悟。“味”在這里是品味、體悟的意思,“哲人”指那些具有卓越智慧和深刻思想的古代圣賢?!斑z珍”指他們遺留下來的珍貴思想和言論?!罢燮洹奔搭I悟其中的片言只語。詩人沉浸在對哲人們遺留下來的智慧的品味中,僅僅領悟其中的只言片語,就達到了忘卻衰老的境界,生動地表現(xiàn)出詩人對古代智慧的癡迷和沉醉,強調(diào)了古代哲人的思想對詩人精神世界的深刻影響和滋養(yǎng)。
16。
嘉石門之埋名,憐柳子之沈道
-
解析:詩人在此表達了對兩種不同人物行為和思想的態(tài)度。“嘉”是贊賞、嘉獎之意,“石門之埋名”可能指石門隱者這類隱姓埋名、淡泊名利的人,詩人對他們不追求聲名,選擇隱居的生活方式表示贊賞,體現(xiàn)出對這種超脫世俗、追求內(nèi)心寧靜的生活態(tài)度的認同?!皯z”有憐惜、同情之意,“柳子之沈道”可能指柳下惠堅守道德準則,即使身處困境也不改變自己的操守,但其道不被當時的社會所重視,詩人對他的遭遇表示憐惜,反映出詩人對堅守正道卻不被理解的人的同情,以及對社會現(xiàn)實的一種無奈感慨。
17。
書吳伯于衣袖,鏤顏子于心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