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兩座巨大的空間要塞盤旋漂浮于這個低級位面之外時,該位面內(nèi)的很多生靈,都沒有意識到即將會發(fā)生什么事。
白沙世界位于這方未被完全探明星域的偏角位置,周圍并無其它規(guī)則完整位面,較近處倒是有幾個不錯的資源半位面。
白沙世界的土著生物,以風系和土系生物為主。
風系主導生物,是一種平均翼展超過兩米的白色翼鳥,除了羽毛之外,在它們的腋窩與翅膀結(jié)合部,還有大面積的黑色翼蹼,飛行速度驚人,擁有一對淡藍色的利爪。
這些翼鳥中的佼佼者,也就是達到一級以上生命層次的個體,體型會達到五米至三十米不等。
已經(jīng)探明的白沙世界兩頭四級生物中,其中一頭就是白翼鳥王,擁有近百米體格。
它的這個體格,在四級生物中,其實算是比較袖珍的。
土系主導生物,是一群生活在沙礫中的特殊蠕蟲,有點像是塞恩在學徒階段接觸到的沙蟲。
不過這些體表顏色為白色的蠕蟲,它們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吃素的,主食是位于地底深處的某些礦石,只有極特殊情況下,才會吃肉。
也就是說,從習性上來講,這些白色沙漠蠕蟲算是善良物種。
這些白色蠕蟲的特性,還不止這一點。
白沙世界作為一方沙礫覆蓋面積超過七成的低級位面,本土位面之所以能發(fā)展的欣欣向榮,離不開這些沙蠕蟲的貢獻。
這些平均長度只有幾厘米或是十幾厘米不等的沙蠕蟲,通過咀嚼礦石以及陽光照射,會在自己的尾部,分泌一種半透明的粘液。
這些帶有甜味的粘液,構成了白沙世界超過八成以上生物,所需要攝取的食物。
然而,對于沙蠕蟲來講,那些粘液僅僅是它們分泌出的糞便而已……有時候這種粘液,還會被它們用來筑巢。
白沙世界的另一四級生物,便是沙蠕蟲一族的蟲后。
在戰(zhàn)斗領域,蟲后肯定比不上白翼鳥王那么善戰(zhàn),但是它卻是所有沙蠕蟲的萬蟲之母。
論進攻優(yōu)先級,擁有族群數(shù)量最多,且占據(jù)白沙世界生態(tài)鏈最重要一環(huán)的沙蠕蟲及蟲后,才是塞恩等巫師世界入侵軍團,需要重點針對的目標。
除了上述這兩種主導生物之外,白沙世界還有很多形形色色的土著生物。
只不過其它生物,要么數(shù)量偏低,要么戰(zhàn)斗力不強,因此沒有被重點列出。
白沙世界一直以來,是一個和平、穩(wěn)定,且很少向外聯(lián)系的偏安一隅世界。
這個世界在歷史上,也幾乎沒有爆發(fā)過戰(zhàn)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