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移動的位置正是火炮陣地前方。
前方,是萬千敵軍,身后,是大漢火炮。
他高舉右手向前落下,身后的上百門火炮齊齊發(fā)射,轟鳴聲震耳欲聾。
這個計劃,陸鳴原本是拒絕的。
無他,危險而已。
萬一哪門火炮射擊角度有問題,半路落在劉徹頭上,那就悲催了。
別說射死,就是射傷自家皇帝,都是要流傳千古的笑柄。
“無妨,朕相信我大漢的炮手們?!?/p>
火炮原本三百多丈的射程,加上居高臨下的發(fā)射方式,射程大大增加,可以達到四百多丈遠。
早在長安的時候,火炮部隊就已經(jīng)進行過這種測試,證明山上發(fā)射是可行的。
劉徹所處的位置也足夠安全,被誤傷的可能性極低。
以他的魄力,極低的可能性可以略等于無。
揮手向前,身后火炮齊射,將前方敵人轟碎成渣,劉徹想想就過癮。
劉徹是過癮了,只顧著耍帥,陸鳴忙活半天。
炮手們看不到劉徹揮手,消息要靠別人來傳達,陸鳴的令旗都要揮冒煙了。
上百門火炮齊射,炮彈如同雨點般射向敵人。
大祿王怎么也想不到,他都對著天子龍旗的方向沖鋒了,竟然還能被炮火轟擊。
“漢朝人不管他們的皇帝了么?”
劉徹的大膽超乎他的想象。
誰能想到,大漢皇帝膽子這么大,站在炮火前方充當(dāng)誘餌。
這時候再想跑已經(jīng)來不及了,不管是烏孫聯(lián)軍的雙腿還是他們的戰(zhàn)馬,都跑不過大漢的炮彈。
漫天的炮彈沖進密集的人群中,犁出一道道恐怖的人肉血槽。
烏孫人以為天子龍旗在前,漢軍的炮火不會射過來,現(xiàn)在,他們?yōu)樽约哄e誤的判斷付出了代價。
“沖過去,給我沖過去,龍旗前方不會被炮擊?!?/p>
慌亂過后,大祿王恢復(fù)理智,臉上閃過一抹狠厲。
大漢皇帝再是大膽,也不會讓火炮轟擊在自己面前。
前方的天子龍旗所在,就是戰(zhàn)場上最安全的地方,不會遭受火炮轟擊。
想要撤退已經(jīng)來不及,跑不過火炮的炮彈,而且容易引發(fā)大規(guī)模踩踏,都不用漢朝人攻擊,就自己把自己踩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