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敗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一般的軍隊根本用不了這項計策。
一旦詐敗,基層士兵很容易失控,詐敗成真敗,兵敗如山倒。
將領(lǐng)的指揮水平,士兵的軍事素質(zhì),都是詐敗要考慮的因素。
陸鳴就不需要考慮太多,大漢精銳的名聲不是虛的,不需要額外的小字部分來解釋什么是精銳。
四萬將士邊打邊撤,裝作有些慌亂的模樣,順利撤退到預(yù)定位置的一座山上。
“架設(shè)火炮,把炮身尾部墊高,炮架扎好?!?/p>
火炮上山,要解決射擊角度和后坐力問題。
當(dāng)下這座山是經(jīng)過慎重選擇,有比較適合架設(shè)火炮的地形。
上百門火炮被迅速架設(shè)完畢,等待敵人到來。
但烏孫人和康居人也都不傻,沒有密集的發(fā)起沖鋒。
“散開,全都散開…”
分散目標(biāo),烏孫人始終沒有忘記,面對漢軍時,一定要分散開才能減少傷亡。
漫山遍野都是烏孫人和康居人的身影,活捉大漢皇帝的誘惑讓他們瘋狂。
烏孫人忘記了,分散開雖然能減少火炮造成的殺傷,但他們的攻擊力也會減弱。
他們就像排隊送人頭一樣,一波波沖到漢軍將士面前,隨后被無情收割。
“這么打不利于發(fā)揮火炮的威力,朕讓他們聚集起來沖鋒?!?/p>
劉徹實施一個大膽的想法。
“富民侯,給他們演一場朕要突圍的好戲。”
烏孫人很快發(fā)現(xiàn),大漢的天子龍旗竟然開始移動,從大漢將士的中心開始向東南方向移動。
“大漢皇帝要逃跑?”
大祿王腦子里閃過一個大膽的想法。
大漢皇帝被他們包圍后方寸大亂,已經(jīng)被嚇破膽,開始胡亂突圍了。
換做平時,冷靜思考下大祿王能發(fā)現(xiàn)事情不對勁,不會魯莽的帶兵上前。
但現(xiàn)在,活捉大漢皇帝的想法讓他大腦充血,思考能力直線下降。
“沖,給我沖過去,活捉大漢皇帝者,賞黃金千兩,封王。”
能統(tǒng)一烏孫,大祿王自然不是個飯桶,領(lǐng)兵打仗也是他的強(qiáng)項。
重賞之下,烏孫人也顧不得分散開躲避炮火,嘶吼著向天子龍旗的位置沖去。
劉徹移動的位置正是火炮陣地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