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守一點點頭。誰都看得出來。謝謝的清高,一向比較直白。反而好打交道。林守一看不透的人,其實是那位盧氏亡國太子,于祿。
只是這種話從崔東山嘴里說出,有點像是在罵人。
陳平安和于祿是純粹武夫,李寶瓶和李槐當(dāng)時年紀(jì)還小,謝謝在淪為刑徒遺民之前,就是盧氏王朝公認(rèn)的頭等神仙種,視為最有希望躋身上五境的天才。而林守一當(dāng)時是除了謝謝之外,最早涉足修行的人物。
林守一憂心忡忡,以心聲問道:“連劍氣長城都守不住,我們寶瓶洲真能守住嗎?”
崔東山笑道:“守得住又如何,守不住又如何?若是明知守不住,就不守了嗎?難不成讓文廟圣人與托月山碰個頭,雙方比拼一下紙面實力,咱們浩然天下報出一個個上五境修士的鼎鼎大名,與托月山做一個學(xué)塾蒙童都會的算術(shù)加減,咱們更厲害些,妖族就退回蠻荒天下,不如人家,就讓妖族大爺們別著急動手,咱們雙手奉上一座天下,再退去詩篇了?!?/p>
老人轉(zhuǎn)頭望向窗外灰蒙蒙的夜幕,“只是不曉得我大驪讀書人,會不會一夜之間,就變成了當(dāng)年最痛恨的讀書人呢?”
京師花木最古者,有關(guān)家書屋外的青桐,韓家的藤花,報國寺的牡丹。
關(guān)老爺子這些年經(jīng)常對著自家青桐樹上的蛀孔而嘆息,有那子孫建議,既然老祖宗如此愛惜青桐,可以請那山上神仙施展術(shù)法,結(jié)果被關(guān)老爺子罵了個狗血淋頭,一口一個不肖子孫。唯有嫡玄孫關(guān)翳然,與關(guān)老爺子一起欣賞青桐,一番言語之后,才讓老人稍稍釋懷幾分。
對著窗外夜幕,老人喟嘆一聲,“只希望切莫如此啊。讀書人還是要講一講文人意氣和書生風(fēng)骨的。”
言不過其實,語語有實用,行不過其法,句句莫空談。
關(guān)老爺子突然放下書,起身道:“速速備車早朝去!”
門外老仆提醒道:“老爺先換身官服?”
老爺子大笑道:“穿個屁朝服,老夫今兒要在大驪史書上留下一筆,春嘉六年開春,吏部尚書某某某,老來多健忘,身穿儒衫參加早朝,于禮大不合,被攔阻門外,春寒料峭,老尚書孤苦伶仃,在門外凍若鵪鶉,哈哈哈,有趣有趣……”
老仆補了一句,“老爺那就袖里藏些吃食?挨凍是自找的,挨餓就免了吧。饑寒交迫,老爺你這把身子骨,真扛不住的?!?/p>
老爺子嘿嘿而笑,“妙也!”
一位青衫老儒士站在大驪京城的墻頭上。
身后是燈火依稀亮起的大驪京城,眼前是許多等待京城的各色人,各地商賈,游學(xué)士子,江湖武夫,夾雜其中的山上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