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此身非此神
在兩個格斗館的商議和認可之下,這場比斗采取了最為傳統(tǒng)規(guī)則。
比斗為五局三勝制,勝出者為最終獲勝方。每局時間不限,當中可以有半小時時間用作休息和處理傷勢,場地限制在場館之內(nèi),以擊倒或擊斃對手為勝利條件。
前兩局為徒手格斗,后兩局使用兵器,如果相持到最后一局,那可以任意選擇戰(zhàn)斗方式。
信又助和克萊頓兩個人在眾人目注走到了臺上,雖然兩個人都沒有上臺比賽的經(jīng)驗,但都曾多次在同館前輩和師兄弟們的圍觀下進行過多次對戰(zhàn)和交流活動。
但是這一次卻是不同的。
他們在兩名格斗家面前戰(zhàn)斗,并且他們這一戰(zhàn)可能直接決定了兩家道場未來的走向,他們年紀不大,身上背負的東西如此沉重,壓力可想而知。
盡管兩個人臉上表現(xiàn)的很輕松,可走路的節(jié)奏和身體的動作都看的出來十分緊張。
溫利爾這邊則顯得十分輕松,他來時做了許多的準備,并且預料到了眼前的情況,再則對自己的弟子有著十足的自信,如果這樣都無法達成預期,那說明他們確實實力不夠,那就沒有什么好抱怨的了。
陳傳則不怎么在意輸贏,他只是說過自己退讓不再干涉,但實際上只要格斗館有著充足的資金注入,哪怕名聲再差,怎么樣都能撐下去。
當然了,考慮那位羅女士將場館交到自己手上,如果能維護格斗館的名聲,
他還是愿意順便維護一下的。
昨天看過了所有格斗館的弟子,新五郎的這個兒子其實并不是最優(yōu)秀的那個,然而有些特質(zhì)卻非常突出,很符合他的要求,基于這一點,他讓這個少年上場。
場上兩個少年在相互致禮之后,就各自擺開了架勢。
信又助傳統(tǒng)的非身流架勢,重心靠上,腳掌著地,身體微微帶著一點起伏,
看去似乎隨時會跨越空間,飛躍踢出。
非身流的一個特點,你看看距離較遠,但實際上他們隨時可以躍至你們面前展開凌厲攻勢,一般這種沖擊力是很難正面抵擋的。
克萊頓則是保持了稍側(cè)的身形,重心壓的比較低,呈現(xiàn)一個大弓步,身體則前傾,雙手朝前伸出。
這是一個比較奇怪的姿勢,但這就是米加斯格斗術(shù),兼具散手和擒拿特點的一種格斗技巧。
他們的理念是節(jié)省體力,摒棄任何多余的動作,在最短的時間爆發(fā)出絕對的優(yōu)勢,從而擊倒對手。
這與非身流相反,非身流是強調(diào)在進攻中找尋機會的,不過理念只是理念,
根據(jù)個人身體和對技巧適應能力不同會有很大的差異。
雙方對峙了一下,一上來都是秉持著謹慎的態(tài)度,信又助這邊腳步開始慢慢挪移,先開始朝向一個方向,不過數(shù)步之后,又試著往另一個方向轉(zhuǎn)動,并且當中他還試著變幻了一下節(jié)奏。
非身流是非常擅長節(jié)奏變化的,不過他發(fā)現(xiàn)對方非常沉得住氣,幾次試探都沒有露出任何破綻。
他到底是年輕人,心中微微有些急躁,實際上別說是他,其他的非身流館的教練也是神情凝重,因為剛才信又助的做法無懈可擊,換他們上去也不見得能做的更好,只能說米加斯格斗館的這個年輕人很厲害。
非身流畢竟是需要進攻,等的越久氣勢就越弱,最后可能無法發(fā)揮出應有的水平。
所以試探了許久無果之后,信又助果斷放棄這個舉動,決定發(fā)動強襲,腳步微微挪動,進入可攻擊的范圍內(nèi),隨后忽然向旁處一踏,再一個簡單的變向,就朝著克萊頓凌空一腳飛踢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