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笑的幾乎停不下來,那是一種無聲的笑,臉上充滿了苦澀。
花費了這么多代價弄來的荔枝最后竟然連吃都沒吃,徹底成了裝飾。
此刻他都恨不得把那盤荔枝給拿起來塞到他們的嘴里。
而且讓他惱火的是,那桌子上如荔枝這樣的水果并不只有一個。
完全可以想象,這些奇珍異果又是多少個李善德花費了巨大心力給弄來的,后面又有多少人付出了性命。
更讓他無奈的是他對這一切無可奈何,只能眼睜睜的看著。
這個名叫長安的荔枝的故事,看起來應該只是后人編造出來的戲碼,但從后人話也能印證出來,運荔枝的確是確有其事。
再聯(lián)想到?jīng)]過幾年就會發(fā)生的安史之亂,李世民都覺得這一幕諷刺到了極致。
北宋神宗年間。
“好一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這個故事中所展露出來的情況,值得我們所有人引以為鑒啊?!?/p>
宋神宗趙頊看完故事后長長吐出了一口氣。
這知道的是在說開元,是在說運荔枝,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在說大宋呢!
他的大宋又何嘗不是如此?
不,甚至比天幕的大唐還要差遠了!
冗兵冗官冗費!
這其中哪一項不是觸目驚心!
大唐一件事落下去官員再怎么推諉,最后事要是沒辦成調查下來,好歹能找到問題出在哪里。
但現(xiàn)在的大宋一件事下去能扯上干系的起碼得上百個,出了事個個都能找到正當?shù)耐菩独碛伞?/p>
連怪罪都不知道應該找誰,都不用說辦事了,一個職位都能有三個人擔任。
況且就算是他想,也做不到將嶺南的鮮荔枝運送到汴京。
他看到了這些問題,也卯著勁想要有一番作為,所以他才會支持王安石的變法。
按后人所言變法最后的結果失敗了,這里面既有王安石的問題,也有他的問題。
他在改革的巨大的壓力下逐漸動搖,沒有堅定不移的支持王安石也是導致變法失敗的重要原因。
“王相公,此世朕一定不負你!”
趙頊看著王安石情真意切道,這一次不論有再大的壓力他也要頂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