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浩平時一副混不吝的模樣,可真到涉及終身大事的時候,依然難免緊張。
倒也是人之常情。
帶上張紅旗和趙鐵柱給他壯膽,實屬常規(guī)操作。
實際上,劉浩和馬曉玲的事屬于是板上釘釘。
他著急的是,趕緊把馬曉玲給娶回家。
再不濟,給個準時間也行。
早些日子的時候,劉浩倒也不咋著急,因為那時候他和馬曉玲一家全都擱沈陽待著呢。
按部就班的處,結(jié)婚也是水到渠成。
可后來馬曉玲跟著父母來了京城,就一下子把節(jié)奏給打亂了。
正常來說,劉浩的父母該上門提親,然后順理成章。
可眼下離的遠了,劉浩就琢磨,是不是先問問馬曉玲父母的態(tài)度?
問清楚了,再讓父母跑一趟,兩家人坐一塊把事情定一下,比較合適。
至于說登門需要帶點什么禮物,劉浩也早就想好了。
太貴重的肯定不行,就市面上能買到的,稍微上點檔次就成。
這玩意咋說呢,一是看馬曉玲父母平日里的習慣,二是把握其中的分寸。
“咱們?nèi)ベI點罐頭啥的,直接拎著過去就成。
那些玩意也不要票?!?/p>
哥仨拎著一大堆罐頭、果酒之類的東西,去了馬曉玲的家。
老頭老太太本身對劉浩就還算滿意,畢竟是老閨女自己看上的。
本來吧,馬曉玲的父母對于劉浩跳脫的性子,多少是有點擔憂的。
畢竟這家伙長得太好看了點,性格不穩(wěn)當,容易被外面的姑娘誘惑。
可眼下,劉浩整了個劇本,踏踏實實待在北影廠,估摸著今后就吃這碗飯了。
這可比劉浩倒騰票證啥的,招老頭老太太待見多了。
于是,馬曉玲的父母對他是更加的滿意了。
劉浩這么一登門,張紅旗幫腔給說了說,讓老兩口給倆孩子瞅瞅啥時候結(jié)婚合適。
真能定下時間,也好讓劉浩父母和家里頭早做準備。
劉浩甚至擺出來了,北影廠那招待所可以結(jié)婚的情況。
馬曉玲的父母原本也在琢磨這件事呢。
如果說閨女結(jié)了婚,得跟著劉浩一塊回沈陽,老兩口指定是有點不舍得。
可如果倆人能留在京城,那就沒啥可說的了。